当前位置: 旋转机 >> 旋转机前景 >> 别样杭州小生境,种出来的中国美院
我们无以站在高位“俯瞰”一座城市,但生活在城市中的每个人,都是这座城市的缩影。在杭州,我们通过对话10组建筑师,捕捉到个「杭州切片」,希望能够呈现一座「X-CITY丨城市记录者」眼中的杭州。
本期城市记录者江浩,中国美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总院建工院副院长。作为一名从业二十余年的资深景观设计师,他并非止步于设计,而是从自我日常出发,缓缓地介入,那样一种对自然及生命的热爱。本期城市记录者,让我们和城市观察员袁由敏老师一起,跟随城市记录者江浩的视角,拓写他眼中的10个杭州切片。
走进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来到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从“蓝绿系统”出发,探索“城内”与“城外”的联系,尝试分析景观设计如何实现“一种理想化的城市生境”,从多重视角共同探讨关于城市生境的多重可能性。
侵扰
「侵略与侵扰,
是一种常态。」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民艺博物馆-外延
/11/:00
城市生境的可能性或者丰富性,来自于一种最本源的态度。高度城市化的背景下,城市当中的自然生态系统如何进行串联,这与小到生活当中的幸福感或者体验感,大到气候和人居环境,都具有密切的关联。而中国美院象山校区正好是一种典型的具有生长性、群落性的建筑生境。
邵兵(建筑档案主编,以下简称“邵”)本期城市记录者,我们来到杭州的中国美院象山校区。今天的城市记录者是江浩老师,以及城市观察员袁由敏老师。请江浩老师为我们详细介绍一下袁老师。
江浩(中国美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总院建工院副院长,以下简称“江”)袁老师是中国美术学院的教授,同时也是中国国际设计馆执行馆长,还是平面设计大伽。他曾经主持完成杭州G20峰会、杭州亚运会会徽的设计等诸多社会公共项目。此次邀请袁老师与我一起,共同走进中国美院象山校区,从不同的专业视角来谈一谈城市、学校和建筑。
EiichiKano
江这座是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民艺博物馆,由日本著名建筑大师隈研吾先生设计,整体的设计概念是“瓦山”,因为整个项目依山而建,建筑的形态包括空间展现都是围绕绵延的山体而建的,后面有一个叫“小象山”的山丘,与建筑互为垂直旋转的关系。
袁由敏(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执行馆长,以下简称“袁”)该博物馆,主要研究、整理、展示的是陶瓷、玻璃、金属、首饰等方面的手工艺学科藏品。整个建筑遵从隈研吾先生“消隐建筑”的理念,使用当地的建筑材料建造,远看好似一个巨大的村落。这个建筑围绕象山的坡道层层推进,共有九层,其对于建筑高度的控制,使其从远处眺望的时候好似隐于山间。
邵城市生境的可能性或者丰富性,是否来自于一种最本源的态度?
江随着城市化比率越来越高,人和自然的关系越来越疏远,在这种背景下,城市当中对自然的态度,或者在城市当中创造一些生态空间的态度,尤为重要。
高度城市化的背景下,城市当中的自然生态系统、绿色生态走廊等如何进行串联,这与小到生活当中的幸福感或者体验感,大到气候和人居环境,都具有密切的关联。而这个校园正好是一种典型的具有生长性、群落性的建筑生境。
邵江老师是从景观角度解读生境问题。那么在一个有房子、景观、文化、精神的地方,生境可能存在哪些显性或者隐性的状态?或者从文化视角来看,这座城市跟其他城市的差异性,袁老师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袁从历史结构来看,目前中国人改造自然的能力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强大。这座遵从隈研吾先生消隐理念的建筑,依山而建,让建筑和自然融合,回应中国人追求天人合一、天道和人道之间和谐共生的关系。
大而言之,每个地方的成长跟天时地利人和都有关系,当代生活节奏快、生产力强,城市和城市之间的差异性越来越小,导致城市原来底层的文化慢慢变得模糊。我们所有人都是从乡村出来的,每个乡村都不一样,水土不一样,光照时间也不一样,所以在城市生活中寻找的原来的“乡愁”,就是江老师所讲的生境。
EiichiKano
江袁老师是从文化视角来看待的,比较宏观。而设计师或许更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38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