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修行者
-10-:05副总工程师兼质量中心主任 D.温度升高.硬铝线的伸长率一般不小于(A)%。
A.0.5~2;B.2~3.5;C.3.5~5
.金属材料受外力作用,产生永久变形而不破坏的能力,称为(B)
A弹性B塑性C韧性D.硬性
.铜的晶格结构为(B)。
A.体心立方;B.面心立方;C.密排六方
.拉线时,总延伸系数等于各道次延伸系数之(C)。
A.和;B差;C.积;D.商
.(A)能改变金属材料的工艺性能。
A.蠕变B.导电率;C.热处理;D.疲劳极限
.伸长率是铜圆线的(B)性能指标。
A.电性能B.机械性能C.表面质量;D.线径尺寸
.铜线镀锡后表面硬度、抗拉强度略有增加,则拉断伸长率(B)。
A.稍有增加;B.稍有减小;C.不确定;D.不变
.绞线的综合拉断力与各股单线机械性能的均匀性与绞合节距及绞合变形的大小有关,绞合节距小,绞线的综合拉断力(A)。
A.大;B.小;C.无关;D.趋于0
.下列化合物哪些是线性高聚物B:
A.交联聚乙烯 B.高密度乙烯 C.热固性塑料 D.漆膜
.镀锌钢丝主要用于某些有(D)要求的电缆中。
A.电性能B.物理性能C.化学性能D.抗拉性能
.不退扭绞和是指在绞合时,每绞合一个节距,单线自身要扭转(D)。
A.90B.C.D.
.铜的熔点为(A)
A.4;B.4;C.4;D.4
.成缆直径为D,绞合节距比为m,节距长度为L,则关系式(C)成立.
A.D=L*m;B.D=m/L;C.D=L/m;D.m=L*D
.伸长率是表示金属材料(D)性能好坏的性能指标
A.弹性B.硬度C.疲劳极限D.塑性。
.数据1、6、8、7、5的算术平均值是(C)。
A6.5;B.5.0;C.5.4;D.5.5
.按照有效数字运算规则,8.2和9.的和为(C)。
A.17.B.17.93C.17.9D.18.0
.游标卡尺零点不准,测量结果出现的误差叫(C)误差。
A偶然B.疏失C.系统;D.测量
.材料体积电阻率测量值与如下因数无关(D)。
A.温度B.充电时间C.杂质D.试样尺寸
.下面的选项中,非破坏性试验是(A)。
A绝缘电阻试验B.交流耐压试验C.直流耐压试验D.冲击耐压试验
.某阻感性负载的功率因数为0.5,接在V正弦交流电压上,电流为10A,则该负载消耗的功率为(B)kW(不相关)
A.2.2B.1.1C.4.4D.0.55
.导体绞合节距测量一般采用(C)测量
A.千分尺;B.卡尺;C.钢皮尺D.卡规
.对截面比较复杂的导体,截面测量应采用(A)
A.称重法;B.直测法;C.纸带法
.常温下铝的表面会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保护铝材料内部不受到侵蚀,该氧化物的分子式为(B)
A.AlOB.Al2O3C.Al3O2D.Al(OH)3
.GB/T.1-规定,测量绝缘厚度时,应测量包括绝缘最薄点在内的(B)点。(不相关)
A.8;B.6;C.4;D.2
.用电桥测定导体直流电阻时,检流计为(B)时电桥平衡
A.∞B.0C.其它不为0的数D.通过导体的电流值
.退火可使金属材料的(C)
A电阻变大,强度提高;B.电阻变大,强度降低
C.电阻变小,强度降低;D.电阻变小,强度提高
.拉丝模具润滑区长度一般应(A)变形区长度。
A.大于B.小于;C.等于;D.接近
.常用的千分尺精度为(A)mm。
A.0.;B.0.01;C.0.02;D.0.05
.1MPa等于(A)N/mm2
A1;B.10;C.0;D.0.1
.试验中,偶然误差是(C)
A.可以避免,服从统计规律B.不可以避免,不服从统计规律;
C.不可以避免,服从统计规律;D.可以避免,不服从统计规律
.导体的标准电阻率是20℃时电阻率,直流电阻一定在20℃时测量。(B)
A.是;B.不是
.用千分尺测出的单线直径,哪个读数正确(A)
A.2.mm;B.2.cm;C.2.16mm;D.2.mm
.将均匀导线对折后,其电阻变为原来的(B)
A.1/2;B.1/4;C.1/8;D.2倍
.按一定的规则或频率在成品电缆试样上或取自成品电缆的元件进行试验,以证明产品符合设计规范的试验是(B)试验
A.例行;B.抽样;C.型式;D.预鉴定
.电缆完好,但计米长度偏多,计算出的导电线芯电阻率和绝缘电阻比实际值(B)
A.前者大,后者小;B.前者小,后者大;C.前者后者均小;D.两者均大
.铜的导电率可达%IACS你认为(B)
A不可能B.可能;C.导电率最高%;D.无此铜
.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标准是(B)
A.GB/T;B.GB/T;C.GB/T;D.GB/T8
四、简答题
1、测量大截面铝导体直流电阻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答:在测量大截面铝导体电阻时,应注意:1.取样长度方面的问题2.试样端部处理,如压铝接头,软铜丝紧绕等措施3.去除端部附着物、污秽和油垢4.环境温度及其测量。
2、已知某电缆导线每公里的电阻值在20℃时为28Ω,导线电阻的温度系数为0.1/℃。求当40℃时电缆导线每公里的电阻是多少?
解:R=R20[1+α(t-20)]=28(1+0.1×20)=30.3Ω
答:40℃时,电缆导线每公里的电阻是30.3Ω。
3、有两盘电缆标称截面分别是95mm2和mm2,在室温10℃时测得电阻值均为0.29Ω,计算两盘电缆长度各是多少米?(ρ=0.,α=0.)
解:ρ=(R×S)/{[1+α(t-20)]×L}
0.=(0.29×95)/{[1+0.(10-20)]×L},L=.7m
0.=(0.29×)/{[1+0.(10-20)]×L},L=9.4m
答:两盘电缆长度为.7m及9.4m。
4、两盘三芯电力电缆在气温20℃时测得单芯直流电阻均为0.15Ω,而已知长度分别为m和m,试计算这两盘电缆的规格。(ρ20=0.0Ω·mm2/m)
解:R20=ρ20×L/S
0.15=0.0×/S,S=35.57mm2
0.15=0.0×/S,S=50.78mm2
答:m长的电缆是3×35mm2,m长的电缆是3×50mm2。
5、用双臂电桥测量一导线的直流电阻,电桥平衡时R1=15.22×Ω,R2=3.06×Ω,R0=10-3Ω。若R1、R2、R0的相对误差分别为0.5%、0.5%、0.1%,求此导线的直流电阻和最大相对误差。(只考虑R1、R2、R0的误差,其它误差不计)
解:R=R0×R1/R2=10-3×15.22/3.06=4.97×10-3Ω
ΔRX/RX=ΔR0/R0+ΔR1/R1+ΔR2/R2=0.1%+0.5%+0.5%=1.1%
答:此导线的直流电阻为4.97×10-3Ω和最大相对误差为1.1%。
6、写出四个及以上常用裸绞线类型:
铝绞线LJ;钢芯铝绞线LGJ;防腐性钢芯铝绞线LGJF;铜绞线TJ;镀锌钢绞线GJ。
7、有一根电工用铜线坯(电工圆铜杆),测得其长度为1mm,重量为.1g,在环境温度为24.5℃时,测得其一米长度的导体电阻为0.049,计算该电工用铜线坯在20℃时的导体电阻率。(α20=0.931/℃,铜密度为8.89g/cm3)
解:A=W/(L·d)=.1/(.1×8.89)=0.cm2=49.96mm2
ρ20=Rx·A/[1+α20(t-20)]/L=(0.049×49.96)/(1+0.93×4.5)/1
=0.036/1.085=0.017Ω·mm2/m
答:电工用铜线坯在20℃时的导体电阻率为0.017Ω·mm2/m。
8、简述铝绞线单丝直径的测量方法和截面积测量方法
答:直径测量,在垂直于试样线轴的同一截面上,在相互垂直的方向上测量,至少地试样的两端和中部共测三处。最后取其测量值的平均值作为直径,截面测量,简单截面试样的面积,可以通过GB中给出的公式计算而得,复杂试样的截面测量,用重量法测量,测量长度,重量,然后计算截面。
9、实心圆导体、绞合圆导体截面积的测量及计算公式?
答:实芯圆导体截面积的测量:沿试样的计量长度大约相等的间距至少测量三次,计算出实芯圆导体的直径的平均值d,然后依公式计算出实芯圆导体截面积。
计算公式:s=πd2/4mm2
绞合圆导体截面积的测量:取试样中心导体计量长度大约相等的间距至少测量三次,计算出实芯圆导体的直径的平均值d,然后依公式s=πd2/4×n根mm2计算出实芯圆导体截面积。
或用称重法依公式s=m/(Lds)×mm2(m:试样的质量;L:试样的长度;ds:试样的密度)。
10、金属导体材料电阻率试验时,其测试电流是如何进行选择的?
答:在测量中施加电流大小的问题,应综合考虑。从测量误差分析,电流愈大愈好,能减小测量误差。但电流过大又使导体发热,对测量有影响。为此标准中规定对于细微导体电阻进行测量时,要防止电流过大而引起导体升温,推荐采用电流密度,铝导体应不大于0.5A/㎜2,铜导体应不大于1.0A/㎜2。
在测量中如果怀疑由于电流过大影响了试样电阻,用下列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可用比例为1:1.41的两个测量电流,分别测出试样的电阻值,如果两者之差不超过0.5%,则认为用比例为1的电流测量时,试样导体未发生温升变化。
11、简述镀锌钢丝做1%伸长时的应力试验步骤?
答:
1)从每个试样上截取一个试件。
2)将试样夹紧在拉力试验机的钳口中,施加标准规定的相应拉应力相一致的负荷;
3)然后装上㎜标距的延伸仪,并调整到标准规定的起始位置,当需要继续测量伸长率的试验时,钢丝在施加负荷以前刻上标距。
4)应均匀增加负荷,直至延伸仪指针指向原始标距延伸1%的刻度为止。读出该点负荷,并用钢丝实测直径的截面积除该负荷得到1%延伸时的应力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