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旋转机 >> 旋转机市场 >> 后浇带在现场施工角度方案优化的经验分享
一、概述
后浇带是在建筑施工中为防止出现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自身收缩不均或沉降不均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按照设计或施工规范要求,在基础底板、墙、梁相应位置留设的后施工的混凝土带。因为需要后期施工,所以在前期方案优化需要提前考虑几个问题。
二、按照施工工序的衔接影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明,与相关行业同事做经验交流,避免人材机的成本浪费。
1、复核图纸后浇带位置与现场主楼外墙间距离的关系
在住宅小区的施工过程中,通常情况下会先施工主楼,因此后浇带的位置对主楼的外墙脚手架施工存在工作面的影响。如果后浇带位置靠近主楼太近,会影响外脚手架的搭设工作面,导致主楼无法继续施工。如下图所示,后浇带至主楼外墙间距离需满足爬架底部的操作平台搭设的最少工作面要求。
2、复核后浇带位置与塔吊或施工电梯位置的关系
在前期绘制施工总平面图过程中,对塔吊或者施工电梯的型号及定位基本确定后,需复核后浇带的位置关系,尽量避开后浇带对塔吊基础和施工电梯基础的影响。如下图中塔吊位置与后浇带冲突,需调整塔吊位置或者联系设计调整后浇带位置。
3、复核后浇带位置与人防工程中人防门的位置关系
因平时施工图和人防施工图大部分由两个设计院进行设计,因此偶尔会存在设计师忽视了校对人防门与后浇带的关系,如果后浇带穿过人防门,会导致后期人防门框无法同时预埋施工及人防门无法通过验收。
4、复核后浇带位置与楼梯、坡道及集水井的位置关系
当后浇带在楼梯、坡道及集水井内时,后期在后浇带浇筑前恢复模板过程面临封堵作业的难度加大,影响浇筑效果和效率。如果后浇带在梁跨间平板位置,封堵过程只需要封堵梁头和板底模板。如下图后浇带穿过旋转坡道,导致坡道后期无法及时利用,施工材料转运减少了可选择的方案。
三、总结
后浇带在现场方面,要根据施工方案和施工经验认真复核综合考虑,如果遇到施工与后浇带矛盾时,要综合利弊,及时沟通甲方设计监理单位合理调整,减少对施工顺畅方面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