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机

富士康印越工厂现状员工相继离职工厂倒闭,

发布时间:2022/12/1 17:09:55   
白癜风需要忌口吗 http://m.39.net/disease/a_6064851.html

富士康员工“徒步返乡”的事情登上了各大社交平台的热搜榜,疫情将郑州富士康这家号称“中国超级代工厂”的企业又带到了人们的眼前。作为全球最大的代工厂企业,曾经的富士康遍布世界各国,而在中国也早早进行了企业发展的相关规划。

但就在近几年富士康逐渐将中国的部分工厂转移到了印度和越南,而这样的规划变革究竟给富士康带来了什么?为什么如今的富士康离职职工显著增加,还面临着苹果的沉重挑战?

一、筹谋已久的生产线转移

近几年来中国依据本身经济快速发展的实力不断地释放,源于国内大多数人口带来的红利以及各项资源优势,包括国际市场上富士康、苹果以及三星的很多知名的科技大厂都赶来大陆发展规划。力图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争先创建自身生产基地,在打造世界工厂的同时实现双赢。

彼时包括苹果在内的各大厂商品牌选择中国大陆作为其生产基地,大多是因为中国市场本身强大的活跃性及生产能力,还有低廉的劳动价格能够为其带来超高的利润。但近几年来似乎他们对于中国大陆的市场也发生了一些态度转变。例如苹果公司就表示出强烈的在印度和越南等地建立新厂的打算,富士康也紧随其后,逐渐把重心放到了“新兴市场”越南和印度上。

确实越南、印度和中国相比,可能拥有更低廉的劳动力价格。包括富士康和苹果在内的各大科技巨头颇有些集体“跑路”的架势,但富士康在印越两地的工厂发展真的如郭台铭计划的那般顺利吗?

二、富士康印越工厂员工相继离职

原本的郭台铭计划搭上时代的特快列车,跟随苹果在越南和印度等地建立新的工厂,凭借更加低廉的劳动力以及苹果公司的支持,一定会大展作为。然而他低估了市场的残酷性,富士康将生产线转移到印度和越南等地之后发展状况不尽如人意。

根据当地官方媒体报道,两年内富士康在越南和印度两地的工厂订单呈现不断的下滑趋势,而营收数据也在不断地下跌。这和当初在中国刚刚兴起的富士康工厂业绩蓬勃之势有着明显的对比。业绩不到位,工厂的利润自然也不到位,而直接反映出的就是很多富士康工厂在印度和越南的员工工资都无法正常发放。

工资都没得拿,谁还会愿意在工厂继续干下去?这是最浅显的道理。现在印越两地的富士康工厂不仅员工频频离职,很多工厂的生产线因为劳动力缺乏的问题也无法实现正常运营,于是导致业绩继续下滑,形成了一个恶性的闭环。

彼时的郭台铭如意算盘打得叮当响,确实有他的出发点,越南和印度两地的劳动力价格确实低廉,这可以大大减少工厂开设的场地成本和人工成本。但他忽略的一个问题,就是来自于工人本身的素养以及当地制造业程度的发展问题。

虽然价格更为低廉,但印度和越南两地的工人素养远不比大陆制造业的工人。如果从用工本质上就出了问题,那么生产线的质量当然无法得到保证。

其次这两地的制造业发展基础相对于大陆来说薄弱很多。任何企业和工厂都是在大环境的带动之下才得以长足发展,如果制造业技术本身就存在着一定问题,那么立于“危墙”之上的人又怎能安享福利?

三、苹果“抛弃”富士康或将成为趋势?

常人道“祸不单行”,富士康在印越两地建工厂过程并不顺利的同时,曾经最强有力的后盾苹果似乎也要抛弃它。

在世人眼里苹果和富士康似乎已经是合作良久的老搭档,一个是提供资金的大金主,一个是能够供金主赚钱的“听话机器”。二者在过往几年的发展路上可谓是有着完美的合作模式。

但随着如今电子产品消费者要求的日益升高,苹果方面对于电子产品的高要求和高标准也逐渐建立,这对于富士康本身来说无疑是巨大的压力。对于机型的高要求以及大批量的生产需求,使得富士康对于员工的压力一度沉之又沉,很多地区的富士康员工都表示曾经遭受过超额压榨的待遇。

原本郭台铭一直认为苹果将是他最有力的后盾,但他却忽略了苹果一直是一个朝前走着的多元化发展企业。他的选择从来都不只是富士康一家企业,但富士康似乎只有苹果这一条退路。

自从苹果13新代工厂直接变成了立讯精密,富士康被抛弃的趋势就愈加明显。郭台铭可能从未想过,在如此合作多年的老朋友身边就这样被轻易地抛弃了。原本以为郭台铭占了苹果很大便宜,但实际上库克早就已经为苹果想好了退路。

就现在的市场状况来看,富士康和苹果确实没有办法实现彻底分离,毕竟多年间的合作模式已经稳固。但即使这样,也并不妨碍苹果在市场上寻找其他的合作企业。

其实对于苹果来说,刚刚在大陆事业起步的时候需要一个较为知名的加工厂为其做底层支撑。而如今苹果公司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很可能会选择另一位更有实力的厂家给富士康当替补,立讯精密就是这样一个存在。

结语

生意场上没有永远的合作者,这是最浅显的道理。郭台铭显然在过于顺当的生意场上已经忘记苹果也会离开自己的巨大可能性。对于类似于富士康这样复制性很大的代工厂而言,其下一步考虑的大概是如何在国内市场上拥有更大的市场份额,或是如何寻找一个类似于苹果的强大伙伴。

大家对于如今的富士康还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免责声明:本网发布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文章观点仅供参考,所涉及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对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255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