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滚动轴承的分类:滚动轴承(即球轴承和滚子轴承)按工作特性可分为下列三种:向心轴承、推力轴承、向心推力轴承。根据负荷的大小,有分为:特轻型、轻型、中型和重型等。滚动轴承按其所能承受的载荷方向或公称接触角的不同,分为:1)向心轴承:主要用于承受径向载荷的滚动轴承,其公称接触角从0°到45°。按公称接触角不同,有分为:①径向接触轴承:公称接触角为0°的向心轴承;②角接触向心轴承:公称接触角大于0°到45°的向心轴承。2)推力轴承:主要用于承受轴向载荷的滚动轴承,其公称接触角大于45°到90°。按公称接触角的不同,有可分为:①轴向接触轴承:公称接触角为90°的推力轴承;②角接触推力轴承:公称接触角大于45°但小于90°的推力轴承。滚动轴承按其公称外径尺寸大小可分为:①微型轴承:公称外径尺寸D≤26mm的轴承;②小型轴承:公称外径尺寸26mm<D<60mm的轴承;③中小型轴承:公称外径尺寸60mm≤D<mm的轴承;④中大型轴承:公称外径尺寸mm≤D<mm的轴承;⑤大型轴承:公称外径尺寸mm≤D<mm的轴承;⑥特大型轴承:公称外径尺寸D>mm的轴承。二、滚动轴承种类繁多,但它们的装配仍有共同的特点:1、滚动轴承的配合,动圈(一般为内圈)与机器的转动部分(一般为轴颈)常采用过盈配合;静止圈(一般为外圈)与机器的静止部分常采用过盈很小或具有间隙的配合。2、与滚动轴承相配的零件必须具有一定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选择公差时,除了对轴承与轴颈及箱体孔的公差的公差等级及配合外,还应对轴颈和箱体孔的形位公差及表面粗糙度提出要求。①形状公差:主要是轴颈和箱体孔的表面圆柱度要求。②位置公差:主要是轴颈端面的跳动公差。③表面粗糙度:表面粗糙度值得高低直接影响者配合质量和连接强度,因此,凡是与轴承内、外圈配合的表面通常都对表面粗糙度提出较高的要求。3、把轴承内圈压装在轴上所需的力F可根据下式求得。4、对于一般工作条件下的滚动轴承与轴和轴承座孔配合的选择原则可参考GB/T-。注:一般工作条件是指主机对旋转精度、运转平稳性、工作温度等无特殊要求的情况。5、一般与P6、/P0轴承配合的轴,其公差等级多为IT5~7,箱体孔多为IT6~8等。三、滚动轴承装配时的注意事项:1、安装前必须把轴承、轴、孔以及油孔等用煤油或汽油清洗干净。2、把轴承套在轴上时,压装轴承的压力应施加在内圈上;把轴承压入壳体时,压力应施加在外圈上。3、当把轴承同时压入轴和壳体上时,压力应同时施加在内外两圈上。4、在压配时或用软锤(木锤、铜锤等)敲打时,应使压配力或打击力均匀地分布于座圈的整个端面上。5、不应使用能把压力施加于夹持架或钢球上的压装夹具,同时亦不应使用锤直接敲打轴承端面。6、如果轴承内圈与轴配合过盈较大,最好采用热套法安装。即把轴承放在温度为90℃左右(加热温度一般应不高于℃;冷装时,冷却温度应不低于-80℃。)的机油、混合油或水中加热。当轴承的钢球保持架是塑料制的,只宜用水加热。加热时轴承不能与锅底接触,以防止轴承过热。7、安装轴承时必须注意四周环境,高精度轴承的装配必须在防尘的房间内进行。工作人员必须根据规定注意清洁。8、最好使用各种压装轴承用的专用工具,以免装配时碰伤轴承。9、轴承压配后必须用百分表检测轴承的径向间隙和端面跳动量。10、轴上安装轴承的跨距较大时,必须留有轴受热膨胀伸延所需的轴向间隙。11、对于油脂润滑的轴承,装配后一般应注入约1/2空腔容积的负荷规定的润滑脂(过多不利于散热)。12、轴承内圈端面一般应靠紧轴肩,其最大间隙对圆锥滚子轴承和向心推力轴承应不大于0.05mm,其他轴承应不大于0.1mm。13、轴承外圈装配后,其定位端的轴承盖与垫圈或外圈的接触应力应均匀。14、轴承外圈与开式轴承座及轴承盖的半圆孔均应接触良好,用涂色法检验时,与轴承座在对称于轴线°范围内应均匀接触;与轴承盖在对称于轴线的90°范围内应均匀接触。在上述范围内,用0.03mm的塞尺检查时,不得塞入外环宽度的1/3。15、装配可拆卸的轴承时,必须按内外圈和对应标记安装,不得装反或与别的轴承内外圈混装。16、可调头装配的轴承,在装配时应将有编号的一端向外,以便识别。17、在轴的两端装配径向间隙不可调的向心轴承,并且轴向位移是以两端端盖限位时,只能一端轴承紧靠端盖,另一端必须留有间隙C。C值得大小可按下式计算:18、滚动轴承装好后,用手转动应灵活、平稳。附:标注:配合表面粗糙度:
免责声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4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