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旋转机 >> 旋转机发展 >> 感受建筑之美,为建设者点赞
自从盘古抡起大斧头之后,便有了天有了地。
自从有了天地之后,慢慢就有了万物众生有了人类文明。
人类自出现起,就一直在努力的改善居住生活环境。一代接一代,一辈接一辈的盖房子修院子。从窝棚茅舍到草房木屋,从砖墙瓦房到钢筋混凝土的楼宇。
身为一个建筑人,每每见到亭台楼阁都会忍不住思量一番。
有年去一个海滨城市旅游,沉醉于美景美色随手拍了大量的照片。
结果回来一看,竟然有一半是拍得人家的楼宇建筑。这个楼的形状挺别致,那个楼的设计很有味道……
身为一个建筑人,每每遇到亭台楼阁都会忍不住细细考量一番。
日常出门在外,即使见到在建工程都会忍不住行注目礼。看它的外形,想它的构造,琢磨它的用材。
看塔吊忙碌地旋转,听建筑机械的轰鸣。常常会想起许多年前第一次见到建筑工地的场景,那时学校扩建。整个现场忙忙碌碌,高耸的塔吊不停滚动的搅拌机让来自山村的小孩儿感觉特别神奇。
有人说:“建筑是流动的音乐。”“建筑是凝固的乐章。”
感觉建筑和音乐都是艺术形式的一种,建筑不但是一所房子,同时是一种艺术表达形式。
演奏出优美动听音乐,一般都是靠艺术家的勤奋和天赋。建设出高端大气建筑物,常常要靠劳动者的汗水和辛劳。同样都是要付出代价,付出坚持不懈的努力。
经常看到一片杂草丛生的土地上或是一片破墙残垣里,一个建筑物或是一个小区成长起来。
那种感觉是让人惊喜的,看着它们就像看着自己辛辛苦苦养起来的漂亮孩子,就像自己浇水施肥养活的心仪花木。
风风雨雨里、寒来暑往中,有多少人的汗水有多少人披星戴月有多少人远离父母妻儿?在钢筋混凝土的疆场,像战士一样的与时间赛跑与困难抗争。
漂亮楼宇的建设者中,更多的是靠力气干活的劳务人员。他们来自四面八方,各种口音。
远离故土远离亲人,想家了打个电话又怕话费太多,嘴馋了改善一下生活又心疼花钱太多。辛辛苦苦的血汗钱,每一分都来之不易。
寒冷的冬季,他们被凛冽的风吹疼了脸却依然咬紧牙关站在高高的楼上绑钢筋、支模板。炎炎夏日,骄阳似火烘烤着他们的肌肤,他们在和泥在砌墙在搬砖在扛料,任汗水湿透衣裳。
一座漂亮的建筑拔地而起,建设者陆续离开辗转下一个工地。能被记下的名字,没有几个。
不谈功劳,也不谈奉献。不说爱岗,也不说敬业。忙忙碌碌,都是为了生活都是为了一日三餐。
但是,他们那一双双神奇的满是老茧粗糙大手让人赞叹。一砖一瓦,好似妙笔生花。一点一滴,累积起来恰似燕子衔泥。可以金碧辉煌、高端大气,也可以巧夺天工、温馨典雅。可以精雕细琢、璞玉初成,也可以千锤百炼、匠心独运。
偶尔看到这组赞叹建筑之美的照片,就被深深地打动了。
很多人赞美过清丽佳人俊逸少年,赞美过春花秋月花鸟鱼虫。可又有多少人能真正的感受到建筑之美。
钢筋混凝土的世界,常常让人感觉是冰凉的没有温度的。但是建筑人用心给了它们心生,让它们灵动、鲜活。让它们有了生命有了承载有了灵魂,让它们绽放魅力去吸引人类的目光。
医院的照片,设计之妙建筑之美让人赞叹不已。
医院里那种单纯的白色,虽然白色让人感觉圣洁却也容易滋生清冷之感。也不在是中规中矩的方方正正,多了很多柔和的元素。
医院是一个大家都不愿也不想去的地方,但是人吃五谷杂粮生病就医也算正常事。人性化、现代化,更具舒适感、时尚感的建筑会让人更加热爱生活。那些建设者的汗水的凝结,让建筑之美慰藉每一个需要治愈的人,或是身体或是灵魂。
(本文图片均来自摄影师许诚东老师的朋友圈,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