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旋转机 >> 旋转机发展 >> 不出所料,这批到货的米Sh,果然是
伴随着新年的第一缕阳光,东部战区空军某运输搜救旅举行迎新年长跑活动,全旅官兵以奔跑的姿态迎接年的到来。在官方媒体报道中,我们看到官兵身后停放的灰色涂装米直升机,与以往看到的迷彩涂装有很大区别,这不是改了涂装,而是凤凰卫视报道的那批最新版米Sh已经到货了。
两年前,这项军购合同在国内曾引起较大争议。主要是现在国产直20通用直升机的产能已经上来了,直8宽体批量生产,目前还在继续改型,这种情况下,继续花钱进口俄国直升机有没有必要?
我军使用米里飞机设计局的直升机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上世纪60年代,虽然苏修和我们闹矛盾,但苏修综合考量,还是愿意出口直升机给我们。到了70年代,我国在进口米6重型直升机的同时购买了10多架用途更广泛的米8直升机。而大规模进口则是90年代以后,国内经过考察谈判,引进了喀山直升机工厂生产的米17改进型直升机。
据不完全统计,国内这些年陆续进口的米17及改进型米17V5/V7、米E等多个型号,总数达架以上。米17V5/V7与米E的区别主要是,前者是喀山工厂生产的,后者是乌兰乌德工厂的产品,至于什么海豚机头、尾跳板、VK发动机之类的都不是问题,只要给钱两家工厂都能装。
自陆军航空兵成立以来,米17/系列就是绝对的主力,在大江南北当牛做马。米17/是俄毛暴力美学的优秀作品,它可以挂满弹药,也能装载20多名特战队员,机舱可以塞下山猫,或者吊挂轻型火炮。此外,米还在陆航部队里担任高新机的角色,比如在后舱门下方安装可收放的旋转平面雷达天线,作为战场监视直升机使用,或者改装为医疗救护机。
那么,国内对米的需求这么大,为什么没有将其国产化,主要还是价格便宜,据说最便宜的时候,和坦克的价格差不多。国内曾尝试对米进行仿制,结果发现成本过高,比从俄国进口贵一大截。现在引进的这批米Sh,据说价格只有大约万美元/架,而四十年前进口美国黑鹰的价格就已经高达万美元/架,相比之下,真的极为低廉。
另一方面,在米高原型出现之前,米系列还有一个非常严重的高原适用性问题,也就是说,米在最需要的高原山地作战中几乎没用,加上军队对中型通用直升机已经寄希望于直20,所以没必要再去特意仿制功能重叠的米。
直到现在,国内对米的需求还是非常大。年以来,陆航和空军新购买了68架米(包括升级的米E)和上文提到的18架米Sh直升机。俄罗斯联合发动机制造集团也曾对媒体公布,近两年对我国出口的VKPS-03涡轴发动机达台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