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旋转机 >> 旋转机介绍 >> 日本奥运会开幕13年前那场奥运会,才是
周五晚,东京奥运会正式开幕。
别说完全没有欢天喜地的盛会氛围,就连开幕式的消息,放在全世界也显得无人问津。
▲东京日增确诊病例示意图图源:NHK
受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影响,23日奥运会开幕时,东京及周边三个县宣布进入紧急状态。东京地区、北海道和福岛县的所有比赛将空场举行,允许观众现场观看只剩下自行车和足球两个项目的三块场地。比赛现场播放的是往届奥运赛场上的欢呼声。
得
▲东京奥运会人形头像
人类历史上,有3次奥运会夭折。相较于前两次受到战争、意识形态对立等因素的影响,疾病是真正能够影响本次奥运会举办的最大威胁。
年3月24号,东京奥组委正式宣布本届奥运会延期一年。一年后,全球新冠疫情仍未彻底结束,虽然已有新冠疫苗保驾护航,但疫情还在以一种狂放的姿态冲击日本本土。日本国内反对举办奥运会的呼声,直到今天也未停止。
一个接一个的闹剧丑闻,随着世界各国运动员们陆续抵达日本,以及赛事的展开,被相继披露,让我们对东京奥运会逐渐变得无奈,揪心,厌恶,甚至忍不住去回忆年的北京。
让时间退回20年前,退回到那个让14亿人热血沸腾的夜晚。
年7月13日,莫斯科当地时间18时15分,北京时间22时15分,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的萨马兰奇以平稳的语气宣布:“BEIJING”成为年奥运会主办城市后,中华世纪坛礼花绽放,天安门广场人如潮涌,神州大地一片欢腾。
现场的中国代表团团员跳起欢呼,守候在电视机前的全国各地的人们也相拥在一起,喜极而泣,那激动地心情难以言表!
这预示着奥运会这样一场盛大又古老的国际级赛事终于踏上了东方巨龙崛起的土地。
年,天津杂志的一篇文章向国人发出过著名的奥运三问:
中国何时能派一名运动员参加奥运会?
中国运动员何时能获得第一枚奥运金牌?
中国何时能自己举办一届奥运会?
回答这三个问题,我们用了年的时间!
有人说,对日本来说是艰难的。可对于我们又何尝不难呢?
年初,中国南方部分地区遭遇严重低温雨雪冰冻灾害。3月14日,西藏发生严重打砸抢烧事件。5月12日,距离奥运会举办只剩三个月的时候,汶川地震,举国同悲。
全世界的眼睛都在注视着中国。
1.启程
如果奥运会是中国击退困难与灾难,向世界展示新风貌的一次重要亮相,那么,奥运会开幕式就是这次亮相的第一声呐喊。
开幕式的水平如何,决定着我们能否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为这次古老又隆重的国际级赛事抹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对于这即将写进历史的时刻,这声呐喊的“音量”将与一个人密切相关。
张艺谋,中国第五代电影导演,28岁才进入北京电影学院学习摄影,自年执导电影《红高粱》以来,30多年,水准忽高忽低,始终在神作与烂片中间不断徘徊。伴随着这位中国影史上获奖最多、知名度最高的导演的,是无尽的质疑。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共有13家团队参与竞标。
年1月24日,北京宽沟,李安,陈凯歌等名导悉数到场,提交了自己团队的设计方案。
评分项被划分的极其细致,靠组委会打分决定胜败。各竞标团队都牟足了劲儿,打算一较高下,让竞争显得异常激烈,而张艺谋是其中最不被看好的那位。
“张艺谋的本领在于他能强烈而不失准确,适时而又超前地拨动中国百姓的心弦。”这是人民网对张艺谋的评价。
或许是因为这个原因,北京奥组委在认真审阅了所有的设计方案后,还是把橄榄枝投向了张艺谋。
年,张艺谋被正式任命为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总导演,负责整个开闭幕式的创作和实现。
张艺谋推掉了高昂报酬的商业合作,组建专业团队,开始了奥运会的筹备工作,整个筹备组可谓人才济济!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歌舞团团长,张继钢: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于建平:
中国东方歌舞团艺术总监,陈维亚:
视觉艺术家,蔡国强,马文:
北京艺术研究院文学策划,高新生:
著名音乐家,陈其钢:
著名导演,程小东:
著名画家,陈丹青:
“如果砸了,会是什么情况,我就再没有想,我只是觉得那肯定就是人生最低点,你永远会说,你给我们丢了一次人!你浪费了我们一次机会!不能接受这个事情。”
2.创新
如何把奥运会开幕式和扎根在国人记忆里的晚会区别开,如何把现代奥运会这样的国际性赛事的开幕式与中国传统文化熔炼为一体,是张艺谋团队首先要面临的问题。
“我们有一个清晰的理念,要搞一个浪漫的,轻松的奥运,让全世界人民看到,我们今天中国人的自信!”
张艺谋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演出形式——行为艺术,他决定在奥运会开幕式的舞台,用全新的创意打动全世界的观众。用别人没有用过的方式演绎出来的表演,才能打破人们对常规晚会的刻板印象。
“违反期待值,才是新鲜的!”
但创意需要启发,创意不是凭空臆想的。专家组和导演团队每天都在奋力灼烧自己的大脑,两千多次会议,思考、争论、吵架、变化、验证,推翻-重组-再推翻-再重组,这场创作前所未有的让人无奈和绝望。在张艺谋的电影生涯里也从未有过这样的过程和经历。
为了获得灵感,张艺谋带着团队在世界各地四处奔走,去各大剧院看演出,去麻省理工听理工科的课程,试图打开新的突破口,寻找一些创新的契机,力求找到更现代的方式,更大胆的想象和载体,把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带入进去,让来自全世界的观众看懂,看明白。
这项严肃庄的任务在张艺谋天马行空的想象下顺风顺水起来,确定了大脚印从空中走来以及运动员踩脚印入场的方案,在大荧幕展示笑脸的灵感也随之诞生。
五个月后,团队的第一次汇报得到了领导的充分肯定,报纸头条也给出了最高的认可——奥运会开幕式将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但是脱离常规必然要付出巨大的代价,把零星的想法组合起来并不容易,想象往往与现实相距甚远。
无数次否定以后,编导在一次撕黑板的保护模时,从地面揭起五环的创意,被确定下来。
通过格尔尼卡的运用,以“火药的发明”为基点,看到中国人在文明进步中的成长和反思,表现这个民族的责任感和博大的胸怀。
因为在餐厅吃苹果,张艺谋看到了旋转的苹果皮,定下了把鸟巢建筑本身作为火炬塔的方案,以展现“彩练凌空,巨龙腾飞”的寓意。
通过以人来托举字模的凹凸与缩进,来具象地展示活字印刷的伟大,张艺谋认为这个点子非常不错。
但这一想法遭到了陈丹青等人的强烈反对。陈丹青甚至和导演打赌,真的要能做出效果来,“我地上爬!”
然而有时候,可能连我们自己都想象不到自己的潜力有多大。
▲我们的军人专治各种“不服”
创意被敲定,但四大发明贯穿始终的结构,在下一次汇报时被奥组委领导小组彻底推翻,理由是中华上下年文明无法用四大发明完全消化掉。此时距离奥运会开幕式还有1年零5个月。
原本用混乱堆砌的阶梯瞬间崩塌,张艺谋一下陷入困局。
既然不行,就换一个思路,或许还有下一个惊喜等着你。
3.求变
四大发明架构拿掉,又不能打破编年史的顺序,古代的部分到底怎么展现?
张艺谋想到了画卷。
一幅画卷,两个画轴从容展开,既有画面,又有人物表演,从古老到现代,从历史到未来,把中国的一点一滴展现出来,“这是中国文化独有的,也是浪漫的。”所有的画面和表达都可以在其基础上自由发挥,是整场开幕式最具视觉震撼感的表达。
可还是那个问题,好的创意需要更好的技术加持。画轴的灯光表现就成了整场晚会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在年以前,LED从未在大型活动上使用过。
副总导演陈维亚和开幕式制作总监路健康非常不看好,他觉得视觉观感太差,有一种酒吧灯光的低俗感。
另外,防水问题,踩踏问题,雨水浸湿而产生的安全问题,经费超支,信号问题,建设工期,电路的高故障率,检修问题等等,出现任何一个失误都是致命的。
与创意相左的,还有技术难度。国外的舞美设计专家马克对张艺谋的想象表示费解。他几次委婉地表达其中的技术难点无法攻克,尤其是纸张的展示堪称天花板级别的难度。但张艺谋坚持己见。
“无限风光在险峰”,敢于尝试,才有可能创造奇迹,如果成功了,这个创意将无可比拟。
为了得到最震撼的演出效果,团队坚持,LED技术必须要试一试。
张艺谋曾很自豪地说,“我们那个画卷,画面上、轴上都是LED(显示屏)。那个轴是平着走的,但因为它在自转,所以你会觉得它在转。另外它还要和地面‘咬合’,产生一种带有绘画感的、美学感的平面两维的视觉效果。凡是做过大型活动的人,就知道这里面有很高的技术含量。”
“我不敢往远了说,但至少十年之内很难复制,因为我们这个表演是三种事情的结合。一个是现代手法,第二个就是人的表演,第三个是我所说的传统的舞台器械和广场装置。”
好莱坞将在未来的几年里研究开幕式当晚的影像,来偷师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视觉特效。
——伦敦旗帜晚报
年的北京,张艺谋和他的团队把多媒体跟传统歌舞的结合,如同变魔术一样,拿到了全世界的面前,这次华丽的尝试由此变成了一个风向标,在世界上开启了全新的篇章。让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变成了现实。
立意确定了,但更让导演组发愁的,是开幕式第一个节目。
第一个节目既要镇得住气势,又要新颖有力量,还得显示中国人的待客之礼。
张艺谋在方案设计之初就坚决表示,不用鼓、灯笼、红色等他在电影里常常使用的中国元素。
这些元素,第一,有着太强烈的中国特色,日复一日带给观众审美疲劳;第二,会因为过于激烈而抹杀掉整场开幕式的浪漫、轻松、优雅的基调。开场必须能够象征民族精神和民族气场,而这些被反复使用过的中国元素,太过典型化,太夸张,太老套了。
张继钢导演在努力说服张艺谋,使用鼓是最好的,不要被外界的否定而影响到自己的创作心态。
可“如果所有的部分被称赞,只有这一部分被批评呢?”
于是,张艺谋开始寻找一种既有鼓的效果,又是中国历史上已经存在的,却又不是鼓的乐器,必须是新鲜的、猛烈的。
在团队成员每日没夜疯狂寻找之后,一个词语在他脑中浮现——击缶而歌。
缶,在古代是一种瓦质的打击乐器,与编钟几乎是同时期出土,历史相当久远。但是,经过严密调查,关于否的敲击方法早已失传。
接下来,就是要考虑如何创造一场大型的视听盛宴,最重要的部分集中在试制声音。张艺谋提出要求:声音里要有50%的鼓,50%的青铜感,力度共鸣的重低音占七成,金石之音占三成。
超过26次试验,历史学家、音乐家们接连制做了近百个千奇百怪的缶,力求达到张艺谋提到的“打击风范”。
此外,要达到他所想象的效果,张艺谋提出,缶的表面要加开关和灯光,每敲击一下如同心脏在跳动。同时倒计时是光阴流逝,应当是一圈烟火打到日晷,把光阴飞逝的现实感带到观众面前。
此外,为了达到最大效果的声音震撼感,张艺谋坚持使用吟诵的方式,以最大限度的做到击缶而歌。
20个作曲家,30个小样,无数次推翻和重构,导演对于音乐、表演的高要求,压的所有人透不过气来。没有人可以一次通过,没有人可以将就,他要的是原汁原味,不可以花哨,也不可以干瘪。
舞美设计老师韩立勋,礼乐编导官美华,画卷编导沈伟,视频影像设计主任陈名杰,周咏文……这些在专业领域叫得响的老师的设计方案,都被张艺谋否定过无数次。
模棱两可?不行!
做到50分?不行!
必须且一定要做到分!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
所以,奥运会开幕式的筹备工作只有两个字——残酷。
场地搭建不能超过预算,又要赶在工期内完成,一经做出的决定不可以反悔,否则将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那么鸟巢工程如何依据演出作出调整?
数量庞大的演出队伍如何协调?大批量的演员如何选拔?
餐食场地如何有条不紊地供给?
服装,道具如何筹备?
圣火如何点燃?
机械构造和搭建的具体工期细节到小时,但场地清洁和人员出入谁来保障?
……
一个个悬而未决的问号压得导演组喘不上气,真正能用上的方案寥寥无几,场面一度混乱。
而且,这种残酷还指向每一个参演人员。
船帆图案没气势,需要紧急重画,数百人喷绘、手绘一起上,平米的浆面,两个厂家轮番喷绘,24小时内迅速完工。
服饰没有视觉冲击力,灯光过暗,效果被吃掉,立刻重做更改颜色,重新加灯光,12天里套服装全部重做。
最后,皮影节目,因为时长过长,0多名战士排练了整整一年的节目,被全部拿掉。
皮影编导张卫东在办公室盯着桌面上的皮影模具一直发呆,他不知道怎么跟0多名战士交代。
然而,前脚,战士们才为被砍掉节目而感到遗憾和失落,后脚,又要转身投入新的紧急排练任务。
“只要他们让我们上,我们就给他们一个惊喜!”
7月8日,奥运会开幕式的表演排练已经进入冲刺阶段。张艺谋对所有演出人员的最后要求是“精神面貌”。
“要为我们自己的民族形象负责!”这句话他在临近演出的一个月里反复强调。
8月8日凌晨2点,张艺谋在办公室像放电影一样,将完整的开幕式在脑海里自己过了一遍。
每个人都憋着一口气,他们要掌声,要赢,要零失误,要最后圣火点燃的那一刻,要让世界为中国的面貌感到惊艳!
年8月8日晚8:00,随着北京上空的声声巨响,北京奥运会正式开幕。
天地之间,丹青流淌,水墨晕化;天地氤氲,万物化醇。一轴长卷中国画表达出东方美学独特的时空观念与哲学精神。
个击缶者站在鸟巢中心一边吟唱,一边击打,一边闪烁,一边震撼世界!
辽远无边的沙漠、波涛汹涌的海洋,陆上、海上“丝绸之路”的开拓者艰苦跋涉、破浪前行。
水墨丹青,写天地日月。五幅中国长卷,配以演员们的古典舞,再现了古代中国礼乐之邦的盛世气象。
主题歌《我和你》没有气吞山河,没有激越云天,却直达人们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全场寂静下来,沐浴在“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主题光晕之中。
23时36分,国家主席胡锦涛用洪亮的声音宣布:北京第二十九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
顿时,璀璨的焰火绽放夜空,欢呼声经久不息……
据《中国田径小史》记载,
清光绪21年,法国人顾拜旦致函清朝政府李鸿章,劝说我国参加首届奥运会。而清政府因“不知体育为何物”未作答复。
年后,中国运动员李宁高举火炬,沿鸟巢腾空奔跑一周,在全世界40亿双眼睛的注视下,点燃了奥运圣火。
暑假,和孩子一起看得最多的,就是关于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和幕后纪录片。
孩子是10后,对08年奥运会没什么印象,他一度非常纳闷地问我:“为什么国家一定要花这么大的力气去办一场奥运会?办奥运会有什么意义?”
我想,年北京奥运会,不只是一届奥运会而已。对于每个中国人而言,其意义绝对远远大于奥运会本身。
北京奥组委在奥运会后曾感叹道:“办了一次奥运会后,再做什么都不怯场了。”中国有经验、有能力得承办各种国际赛事与会议,能够在国际舞台上更加频繁施展自己,真正拥有了大国的气场。
奥运会之后,欧美国家开始意识到,在这个曾经不被他们重视的东方,有一个潜力如此巨大的国家。也让我们看到了我们所生活的国家正在一为它的人民建立起一个强大的依靠。
既有包容力与海纳百川的气魄,又有向心力与浪漫温良的本性;每一个关键时刻,既有大开大合的英雄,又不乏力所能及贡献力量的普通人,自信而不自大,自尊而不自卑,汇聚成不朽的中华力量。
这样的民族,是打不倒的!
北京奥运会过去13年了,这段回忆终身难忘!还记得当年的你多大,在做什么吗?
欢迎留言讨论!
我是青榄君,一个教育行业工作者,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48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