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旋转机 >> 旋转机资源 >> 从挂号到取药,基本告别长时间排队天坛医
不久前,国家卫生健康委正式发布《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标准体系(试行)》,医院应用信息化为患者提供智慧服务的功能和患者感受到的效果进行分级评估。作为本市第一所整体搬迁医院,医院新址通过引进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全力打造“医院”。为此,记者专程前往医院,探访“医院”为患者所提供的智能就诊、智能护理等一系列智能服务。
从挂号到取药
基本告别长时间排队
走进乔迁新址的医院大门,迎面一位机器人前来“接诊”。怎么挂号?在哪里取药?洗手间在哪?咳嗽该看哪个科?头痛要挂什么号?这些问题,机器人都能随问随答。
“接诊”的机器人固然让患者倍感新奇,但医院大厅自助服务区一字排开的一大排自助机更是令人眼前一亮。从购买病历本到挂号、取号、就诊、检查、打印报告,再到取药、打印发票,患者全程只需要自行在各种机具上扫码,系统就会自动为患者预约时间,只需在指定时间来到相应的地点等机器叫号就可以了,基本上告别了过去长时间排队的情况。除了这里,院内还有很多地方都放置有自助机,总数竟达到多台。在医院新址,记者感觉到,除了问诊、检查、治疗等必须患者“亲自上”的环节之外,其他的流程几乎都实行了电子化操作。
以往,患者就诊很怵头的一件事就是约检查。通常情况下,医生只是开具检查的申请单,患者则需要自己去B超、核磁、验血等各个检查科室那里预约时间。如今,在医院新址,患者根本不用费这个事。医生在开具医嘱的同时,就可以为患者预约相应的检查时间,之后告诉患者什么时间到什么地方做检查。
取药也不再需要前往药房排队交方、等候领药。患者只要在自助机上扫个码,药房的自动化设备就忙活开了。一个药架上摆满了各类药品,系统发出指令后,被开具的药品就会自动从架子上滑落,顺着一台螺旋式的滚药机,“坐”着电梯进到小药筐里。患者坐在窗口前面的凳子休息,药配好之后,显示屏就会提示到窗口取药。
新医院医院,总建筑面积超过35万平方米,院区大得需要靠摆渡车连通,特别是两片区域之间还有一段几百米长的空中连廊。在这里,难免给人进了迷宫的感觉。不过,找不到路没关系,患者只需要用手机“摇一摇”,覆盖全院的智能导航系统就能够自动规划出合适的路线,精确度以米来计算,甚至可以细化到建议患者乘坐电梯、扶梯或者走楼梯,避免患者多走路。
患者离床久了
护士站就能接到报警
走进智慧病房,患者床头的一台可旋转的显示屏引起了记者注意。医院为每位患者“配备”的PAD,专业的说法是“智慧病房床旁交互系统”。借助PAD,患者不用起身,坐在床上点点屏幕,就能查看自己的病历,还能预约检查、预订营养餐、查看账单、手机支付、预约复印病历……从住院开始,患者还可以通过PAD获取健康宣教知识;预约了某项检查之后,系统还会提示检查的注意事项。缴费也可以在PAD上完成,预约复印的病历更是不需要患者操心,出院以后手机会收到提示,填写地址后,资料就会被邮寄到家。更令人惊叹的是,患者身下的那张床也不简单,床垫里面隐藏着感应设备,能自动监测患者的体温、心跳和睡眠情况,便于医生随时了解患者身体状况。
记者在医院探访时,一位患者正躺在床上一边输液,一边通过PAD看电视,显得一点也不枯燥。记者看到,患者床头还有一台对生命体征实时监测的仪器,最显眼的作用就是可以计算输液速度和时间。据介绍,这套设备应用物联网等技术,两端各有一台显示屏。患者身边的这一个显示屏实时显示患者的输液进展,家属和患者不用再时不时抬头盯着输液器看输没输完。快到液体输完的时候,显示屏会发出提示,护士就会马上去往病房。同时,在护士站那一端的显示屏则记录所有住院患者的情况,包括:年纪、主治医生是谁、入院时间、手术日期、护理级别、医嘱等,一目了然。患者一旦离开床位的时间过长,护士站显示屏就会马上报警,防止患者出现摔倒、晕倒等事故。
医院副院长周建新表示:“应用这些‘黑科技’,我们还实现了诸如婴儿防盗、医疗质量控制、防范打击‘号贩子’等很多功能。同时,我们还探索把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应用于医疗实践。例如:全球首款神经影像人工智能辅助诊断产品BioMind,可以在3至5秒内自动书写出结构化的诊断报告;还有血管内介入手术机器人、骨骼穿戴机器人以及医用AI机器人等‘在路上’,很快就可以研发和转化。”
医院建设
尚待明确定义和内涵
事实上,患者感受到的“医院”,与信息化、大数据、云技术以及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密切相关。在医院科研楼的二层有一个峰值运算速度达到每秒万亿次浮点运算的超算中心,医院搭建了基于云技术的数据分析平台、医联体信息平台。利用覆盖全院的无线网络,把物联网技术与医疗流程紧密结合,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随时扩展。医院服务器采用存储虚拟化技术,确保信息的安全和稳定。这些都是“医院”的基础。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焦雅辉对记者说,近十年来,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与医疗相融合,医院信息化建设进入新阶段。年,在美国医疗健康论坛上,首次出现医院这一概念,提出将智医院各个科室和部门。
北京医院借助整体搬迁,通过广泛应用智能技术,让患者感受到了“医院”所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就诊体验。焦雅辉介绍,自从医院概念提出以来,医院都进行了不同探索,把互联网技术、智能技术,包括现在人工智能的一些技术都用在医疗服务的各个领域。我国在这个方面进行的探索与全球基本上同步。
据介绍,国家卫健委出台《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标准体系(试行)》,医院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持续加强信息化建设、提供智慧服务,为进一步建立医院奠定基础。焦雅辉表示,今年的重点首先是明确什么是医院,医院的定义和内涵。现在圈定的医院的范围主要包括三大领域,分别是面向医务人员的“智慧医疗”、面向患者的“智慧服务”医院管理的“智慧管理”。
来源:北京晚报记者代丽丽文并摄
流程编辑: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