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机

康平老故事在辽河源左岸作者王甸葆

发布时间:2023/6/8 23:31:32   
夏季白癜风发病原因 http://m.39.net/pf/a_4570055.html

悠悠千万载,地老天荒的远古,辽河在东北大地径自流淌。公元年始建康平县。她依傍洪大的辽河,励精图治,赓续繁衍,渐为昌盛。

康平与辽河的关系不可分述。有康平的时候,辽河不知在此流淌了多少千秋,有辽河的时候,康平这片沃土虽没名没姓也是在它身旁的。

辽河上源分东西两个支流,其中西辽河尤为绵长悠远。她汇聚老哈河与西拉木伦河之水,从千里草原八百里瀚海的腹地迤逦而来,在汇入主辽河的过程中,形成一支宽厚的臂弯,一把将康平地方揽入腋下,怀抱其中。福地康平,子孙万代的幸运!

上帝造物。东北有圣水,辽河分两支。东源长白山脉系,后代名为辽源。山地土质耿坚,水流清朗色深;而西源瀚海沙地,千里草原科尔沁,有内蒙古名城取为通辽。沙地金色质纯,水流细软而清冽。当两河寻床而泄时不期而遇,于康平县山东屯乡福德店相拥相汇,融为一条宽阔明亮的大河,这就是主辽河的伊始发端。

辽河干流于康平境边流经52.7公里。两支相会后的情状,仍是兴奋不已,喧腾泄泻,左摇右摆一路南下,形成许多弯曲。平滩险阻,渡口渔歌,碧草茵茵,水波亮丽,晴翠接天而远下,不知其尽头哪里。沿途绮旎风光,一望而难收。更有建国后根治辽河,西岸康平境内,人民劳苦,功业千秋,筑成防洪大堤近百里,巨蟒一样亘于河床之左岸,多年不断填高加厚、土石加固,遂于大堤宽阔的脊顶修成机动车双向对开的柏油公路,于辽河防汛管护巡查便捷的同时,也为旅人观游辽河景致创造了居高临下、一览胜景的视野条件。乘车或徒步全程,任由其好,乐趣大自然的馈赠,飨之足矣!

一、双辽相汇

东辽河与西辽河在康平境内相汇,这是造物主赐予的必然。

东北地理版图上,蓝色流经线条明晰可见:东西辽河作倒卷莲状上溯分行,恰如母体生殖示意图中的一双卵管,从东西双向汇于宫体,下注宽阔顺畅的明经主脉。伟大的母体,生生世世,你孕育了多少繁衍了多少呵!左岸的康平,沃野平畴,民众生灵,有您的抚育滋养,世世兴旺!这处双辽融汇的“宫体”早已被国家松辽委命定为辽河干流源头。一方巨大的美石矗立于此,刀笔斧刻:“辽河源!”

过去从三门郭家跨过西辽河,在两河相交的“丫”口中间,有一康平属地小村。年始只有七户人家在此开荒种地,自名为创业队,为山东屯乡的一个生产小队。纯粹的河滩地,土质肥沃,连年丰产,吸引了更多居民前来落户,集体经济强壮,农户富裕,被称为辽河滩上的一颗明珠。

年夏秋之际,东西辽河特大洪水夹击创业队,由于组织得力,村民乘船安全撤出堤外,小村随即被洪水毁灭。一颗明珠就这样淹没于辽河滩厚厚的沃土之中了。为纪念小村的历史存在和往昔的辉煌,人们把该屯遗址追认为明珠屯,并在此建一高台,现为两河相汇最佳观景处。登台近观远眺,视野开阔,双辽相会的情形极为分明。目视之内,绿野庄田被白亮亮的河道进行“丫”形分割,两支劲流于小村左右夹进前行,滔滔相唤,再激流行进几许,然后便欢欢然相拥一处,喜极而泣的样子,然后在小村前面汇在一片汪洋之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就地涡旋流转,盘桓数度便直流南下了。

明珠在此,二龙嬉戏。辽河从康平福德店零标桩处转瞬南下的一刻,让你想到了它的目的地——恢弘阔大的渤海。这一情景会让你离开现实,插上振羽欲飞的双翅,生出有关人类生灵与大自然的无限想象......

二、水泥船

辽河上下,渡船多多,杨柳榆槐皆可造船,不想,辽河西岸却有一艘钢筋混凝土建造的大舸,人称水泥船。

双辽相汇的主辽河,水势浩大,水力资源极为丰厚。康平河套地区水稻种植面积广大,利用辽河水灌溉得天独厚。建国初期,经专家考察将在山东屯乡福德店处兴修一座提水站,但设计方面令人头痛。泵房设在堤外,距离远且受坝体高程阻碍,设在内坡近水处,基础难以筑牢,且此处河道较窄水流湍急,泵站设施要么被洪水淹没,要么受洪水冲刷连同坝坡被掏空而卷走。后来专家们独出心裁,设计可谓大胆巧妙。省去打桩基础,涉入河床水流之中,直接用钢筋水泥浇筑成一巨型船体,泵站一切设施完全载入其中,周围有漂浮设施以使巨重船体能飘浮起来。这样,枯水期船体载着泵站及全套设施整体下沉,深入河底跟进水面;汛期到来,船体随水面升起,整个用水期满负荷运行,最大功效造福康平农事。

辽河全境,水利站所无尽其数,而上游发端处,康平建造的活动站点,升浮起降顺应自然,成为辽河历史上有独特创意的建筑,现为辽河左岸一大景观。游人登上甲板置身于河心水流之中,水文站的跨河缆绳悬空而过,滔滔洪流从水泥船舷边涌流泄下。望上游两河刚刚汇合,波涛汹涌而来,转身南眺,河面渐宽,湖泊一样转为平稳安静。巨大船体被钢缆牢牢锁于岸上,游人行走轻轻晃动,像固定楼房却又浮摇飘移,妙趣横生。

三、大神树

在民间神话里,山有山神,河有河神,树有树神。辽河里的河神一直没有显形面世,人们无法想象,而一棵老树威严挺立于辽河岸边,伫立在龙脊一样高高的大堤之上,这确实是有形有体的、供人们敬仰膜拜的一尊树神。酷暑严寒雷雨风霜,它在这里居高临下,注视看守着什么呢?辽河水尽情欢腾咆哮或无语静流,老树都默不作声,心说,河娃娃有他们的欢喜,让他尽情的玩去......看似平静默然,老树却有非常神奇的故事流传于河套人家。

古时候辽河康平段还没有现在的国家大堤,只是民间堆砌的一条土坝,旁边不知哪年长出一棵柳树,风雨经年,树干已经搂粗,冠盖如伞。有这么一年夏秋之交,东北普降暴雨,东西辽河双双咆哮着一起向明珠屯交汇涌来,立时主辽河段波涛汹涌,洪水冲出河身向西岸堤坝横冲直撞而来,水头撞击啃咬着坝脚腰身,一个时辰过去堤坝半个躯体被掏空,溃堤的风险压在人们的心头。坝外下头背河赵家一屯子人慌作一团,背粮扛米,拽猪牵牛赶羊,不知所措,纷纷弃家而逃。只要再有半个时辰,坝体决口,附近大小屯落乃至整个河套地面上,都会房倒屋塌一片汪洋。辽河套一码低洼平田沃野,人们无处可逃,全都奔向坝顶,纷纷跪倒向河神求拜却没有丝毫回应。无奈之下在老柳树下背雨的人们围着老柳跪下就不起来,哭泣伏拜诉说:老树哇老树,你来救救我们吧,大水退了我们把你当神来供奉,不弃不离,永世不悔......老树不语,好似做深深的思考状,枝条随风舞动,飒飒作响。人们无望地等待着,渐渐的失去了信心。又过了半晌,在河心刺探水情的船小二忽然兴奋的将小船划向岸边报告说,河心主流移动了,向东,的确向东滚动十多米啦!这下人们提起了精神。有经验的河套人都懂得,一旦河心主脉向外移动,将意味着河道改向,向远处滚走,水势将撤无疑。人们又直身跪下去,齐刷刷一片。就在这时,突然一个炸雷当头响过,暴雨骤停。少顷,人们抬起头来,不知所措,却见汪洋肆虐的滔滔洪水渐渐退去。见此情景,满坝顶的人们一起跪倒,五体投地,哭哇笑哇,憨态百出。西河套里的人们得救了!至此以后,人们逢年过节,杀猪宰羊,摆在坝顶,在老树跟前敬香上供,此风俗世代延续下来,人们叫它大神树。

话说洪水退后,天晴日朗,辽河人家把堤坝险口填平,又来大神树下敬拜,却有人说在明珠屯前面,有一对娃娃在河面上旋转,人们纷纷前来施救,有水性好的拿着笸箩把两个孩子装在里面凫水拖回岸上,两个孩子安然无恙,一个男娃娃,一个丫头蛋蛋。人们领着两个娃娃来到大神树下,不待站定,从老树身后走出一位须发皆白的老翁,开口便笑呵呵地对男孩问道:“你是白山娃娃?”男孩点头称是。又转头对女孩肯定地说:“你是木伦公主!”女孩爽快答应。“你们怎么到这里来啦?”面对老翁的追问,两个孩童相对哭泣,又转对老翁争先述说起来。原来那白山娃娃是长白山脉西支的人参娃娃,世代在东辽河源头居住;再说木伦公主,本是西辽河上源那一男一女分别骑青牛白马沿着两支源流顺流而下,在科尔沁草原汇合后所生的小女,契丹民族尊其父母为祖先,小女木伦便为幼童公主。皆因这场盖世大雨,荒洪分别从东西辽河把两个孩子冲下来,幸被康平人救下。两个孩子述说罢,为各自无家可归又相对哭泣起来。坝外正对着大神树身后的金家坨子老金家,老两口无儿无女,暂且把两个孩子收养。且说西辽河源契丹家族与东辽河源海西女真部落的头领,分别在大水中把孩子遗失,都急死了。两地分别顺流往下游寻找,先后在明珠屯那地方打听到了下落。双方到得金家坨子老两口家,千恩万谢。二老喏喏有声,无需任何答谢:“我俩小事一桩,有神的保佑这才是天机大事呀!那天,两河聚首的汊子上,大水一片汪洋了,两个孩子在浪头尖上,漩涡一个接着一个,旋着旋着,老半天就是沉不下去。嗨,那真真确确是大神树保下两个孩子呀!”两位头领闻听至此,领着孩子一起来到大神树下久久跪拜,以最大礼节重重谢了恩,又相互抱拳示意就要分别。就在他们各自领着孩子转身将要上路时,白胡子老翁又出现了,他从树后转出来按捺不住开口便说:“两条水路汇一处,顺水,顺遂,平安无事!可就这样逆水而返有违天理呀。何必呢,既来之则安之。两个孩子既已归了一家,这不是天赐好阖吗?来吧,我给你们做个主,将两个孩子配成一对娃娃亲,在这里抚养、长大。婚配之后繁衍子孙万代,这一片黑土地后世发旺,保你们子孙万代康乐太平啊!”两位头领那是什么人物?手下部众万千,纵横厮杀于疆场,经国治世何等开明呵。当场异口同声应承下来,并击掌定砣。事已毕,两位头领甚是关切领地疆界大事,遂叩问老树翁,此地将来归属如何。老树翁避而不答,只是开怀大笑,朗言说出一十六字:“大河以西,方圆百里,皇天后土,封受有名。”再问其名,老树摇头不得知,微微笑着吐出一句:“康乐太平有其意呀......”二头领欲再三追问下去,白胡子老翁转眼不见了,老树仍然是一付威严肃立之貌。河风送爽,枝头摇曳起来飒飒而鸣......两位头领见状遂起身,心放腹中各归其部族。后来老两口领养这对娃娃,长大成亲、结婚生子、繁衍后代自不必细说。而后来契丹民族失国流散,多归于蒙古;而海西女真历经大金、后金成为满清一族。大清建国后与蒙古世代通婚,常有公主下嫁蒙古王子或皇室迎娶蒙族姑娘为妻,乃至成为皇后,这正是延续了大神树下契丹与女真盟誓之风俗。辽金民族在蒙边塞外渐渐衍化相融,辽金文化在康平地方厚积博兴,历久弥新。

且说建国后政府组织人民,沿原来的民堤走向,修筑宏伟大堤,沿途砍伐了无数有碍施工的树木,大神树因其传说感人至深,被保留下来。如今,人们登上大堤或乘车沿大堤驰行,在正对金家坨子的方位,远远便见一株苍老的大柳树,傲岸挺立在坝坡之上,威严注视着大河上下,那样权威、何等的尊严!那气度让河妖水怪等冥顽作恶者,不寒而栗,见而发抖,遂潜踪匿迹,千里辽河太平无事。

大神树,河套人家的保护神,你站在高高的堤岸上,护佑看守了多少年多少代。新的世纪,万事顺遂。风调雨顺,辽水丰沛。众志成城保家园,大堤筑牢了,人民太平了,大地丰收了,辽河欢唱了。而您,还不满足?还那么庄严凝重干什么!

四、辽河渡口

辽河下泻河体宽宏,康平昌图两县据此以河分割为界。两县原为同一治所,康平隶属昌图府衙,亲戚来往密切,古渡码头历来繁忙。其中以孟家船口、刘家油坊古渡、泗河汀码头和廖家坨子摆渡最为有名。随着历史衍进,康平岸边,古渡口渐成历史遗址,而新的渡口却有增无减,从未停止过民间津渡通行。孟家窝堡、老山头、九间房、刘家油坊、沙坑李、李家沱子、福德店、二道河子,这些摆船渡口,除了二道河子,其余全都是西岸康平所经营的。虽然通江口大桥早已开通,近年铁朝高速公路从辽河康平中段横穿腹地,跨河大桥宏伟壮阔,但民间往来哪得那些正装其势的通行。两岸相望,箭尺之地便捷即可。遂民间渡口自生自养,两岸来往极为便捷。

古时渡口漕运繁忙,对岸及辽河下潲的一切粮油物资都要走辽河码头,水路为主要通道。现今大宗商品走通江口,走高速路,而民间小商小贩过路行人等成为摆渡的恒久客源。早年撑篙木筏,摇橹小船,汛期洪水势猛,两岸拉绳揽辅助横渡。后来船体大些再大些,行人、自行车、鸡狗猪羊皆可船载而过;再后来,摩托牛马;再后来,船口老大将大小木船全都弃掉,改装成宽阔的平板渡船。没有两舷隆起,没有船头尖翘,一码钢板平铺做成船底,就是一巨大的方形平板,三轮、四轮、轿车、吉普、中型货车,都可直接开上来。“大平板”尾部装置燃油机器,成为动力航行。不过仅靠舵板难于扭转巨大船体的方向,船老大呼三唤四,几位年轻水手,操动起两丈有余的船竿,插入河底,奋力支撑平衡航向,好在一河横渡航程无多远,“大平板”慢慢行进,好似特意让渡客游人有更多时间来细嚼慢咽欣赏那迷人的水面风光。过客游人,各种车辆,动物牲畜等,满满一船,活体码头一样,稳稳的移动前行,终于到了对岸,舷梯放个平稳,众人一拥而下,大小车辆重新发动,鱼贯驶离,奔向坡岸。摆过去的人车消散已尽,岸边等船的客人又聚齐一群。船老大关了机器宣布只等10分钟,少量专来游赏的乘客便也弃船登岸,欣赏一番那边的景致,重又上船。威严却憨厚的船老大也不重复收费,来玩的看中此渡口也算稀缺尊贵的客人呀。船竿抵向岸石,慢慢调转船体,又是一船满满当当,“大平板”开始移动返航了......

艄公们的渡口生活很清苦。不能再简单的一撮渔窝棚在此过夜,一只围灯,一床就地铺盖,守着孤灯渡船,悉听河水拍岸,静夜中的大辽河显得浑远宽阔。吃的也极为简单,主食从家里自带,守着大河结网捕获,鲶鱼嘎鱼鲫鱼鲤鱼泥鳅小虾,上来什么吃什么,大的河水煮炖,原汤原食。小鱼小虾窄汤炸酱,辽河风味至纯。一壶老酒,青灯孤寂,直饮到夜半方呼呼睡去。

夏季暑热,艄公爷们只穿一截裤衩,光着身子作业,臂膀胸膛大腿小腿被毒日晒成古铜色,肌肉处处突起,仿佛夸张的雕塑秀出浑身力的强健。两丈船竿,双膀叫力,“嗨——唉嗨——”大船稳稳离岸,驶入河心,微风袭来,心旷神怡。船老大轻松自然,小二水手们撒欢乱叫,日日如此,迎着黎明起航,披着晚霞收揽。辽河古往今来,津渡不息。辽河不会干枯,艄公们也不会歇业......

五、河滩湿地

辽河九曲蜒廻,两岸大堤相距宽泛,河滩广大,农人自古耕种期间。滩涂沃野年年耕种,却不保年年收获。但洪灾年份毕竟少遇,河滩土质肥沃,少施化肥或干脆免施,也照样丰收。所以人们十年九涝不离河套。

在人们的印象中,河道永远取两堤中间直线行走,可实际却不。辽河似条巨龙,河道不停滚摆摇移,今年靠近左堤,明年就许靠向右堤。两岸人们是以河身为界耕种的,这条界线摇来摆去,农人们却不怨不愤,承古人之约定,今年河道滚过来了,我就少种些,若河道贴近堤脚,那我便歇息,那边全由人家耕种。明年滚过去了,大片滩地便属于我的了,丰收也便是我的了。俗定的自觉,相安无事,农人的质朴呵。

江河变迁,人类社会也要发展。如今国家重视自然环境保护,要求辽河滩涂退耕还草,发展湿地,农人们照样想得开,把河滩地让出来,这就有了百草茵茵鸟语花香的怡人景观。

辽河湿地阔大,农民退出耕种,两岸国堤之内除去河身水面,其余滩地全归辽河河道管理局辖属。大堤之内芳草萋萋,各种植物花草葳蕤森然,竞相生长,任由芬芳吐翠。河滩古道、水流河床都被它侵得剩了一条线线。游人进入草滩,一人多高的旱生野草,很快将你的身影掩埋其中,红男绿女时隐时现,呼朋唤友渔歌对唱,自是其乐无穷。更有百种莺鸟,上下翻飞,野鸡草兔藏匿期间,不时突然飞出或逃窜......辽河滩好,大自然的无限风光野趣,乐而忘返。

六、老山头与青龙山

辽河沿着平原故道前行,至郝官屯镇,遇一突兀山梁,老渔翁一样披蓑戴笠踞守着,一蹲就是几千年。山的阴影有些发瘆,古老、静默、孤独而又不失威严,这就是著名的辽河左岸老山头。山头称老者,是因为它的年岁经历以及它的拥有。老山头古代文化遗址,经考证被证实,文化堆积厚重,年代跨度宏阔,上限至商周或更早,下限至西汉或更晚。怪不得人人见了肃然有敬,辽河惊涛过此平稳声悄。

东西辽河一路平原沙地走来,平平顺顺,入主辽河仍是平畴沃野,无险可阻,偶有脾气便想脱缰,冲撞逸溢。不料眼前首遇山头侧迎,在那老者面前它有些胆虚,走近了越发恭顺了许多。大堤交接在山根上,河水低眉顺眼从山崖下流过,老者仁慈,还送她一程有余。再往前行却又见一山,名为青龙山。青龙山不比老山头,它从西走来,龙头东侵,毫不客气挡住了水头,声称只有一条要求,必纳三河之水以注方可前行。这三河乃康平腹地经流的李家河、八家子河、公河三条水脉。内河之水必泄入辽,否则水患无穷啊!辽河只好允之诺之,便怀三河之水,大幅度转身弄成一个迴形弯曲,实实是面对青龙山的何等无奈啊!

现在,游人站在老山头或者青龙山顶极目以望,看到的山水形势极为险要。两山之间流脉交错,沟渠河汊沼泽相混,三条内河蜿转涡旋济济在此争相入辽。而辽河主道受两山阻遏,困窘期间,失去往日的顺畅而转体回旋。无奈之下又揽三水入怀,险之又险难上加难。故此,该地汛期经常洪水泛滥,辽河水涨倒灌回流,长期难于撤洪,慢慢形成湿地沼泽,当地人称之为“三河下拉”,虽是常年不见干地,倒是成就了山顶俯瞰的一大景观。

此时若登临有辽河第一山之称的老山头,俯瞰脚下,可全视角欣赏辽河美景。河水弯曲回旋,芳草似毡,一块浓绿一块浅黄,淡蓝深紫夹入期间。若欣赏不够想换个角度,你即时从孤立的山头下来,沿堤坝进入三河水汊,几里许便又登上前面的青龙山。青龙山视角更好,山的半个驱体突出于河湾水道,辽河从脚下迴形弯转,河水旋流,水汊纵横,三河入辽看得极为分明。两山之间断然分开,湿地更为开阔。绿草如茵围堵山脚,萋萋艾艾无休无止。俯视河道经流,如大肠小肠,回盲相衔,宽窄有度,头绪迴环。在此四望,赏之辽河美景,酣畅淋漓......现有楹联大家卢献韬先生撰写的工对一付作为凭考:

外联大河观山转青龙吸水弯内联俯仰间物我何处山河里风景这边

七、祺州城

辽河的重头戏多挤在了康平段将要出境的地方。

青龙山下辽河迴环,弯曲过去又荡回来,随着水流惯性反弯倒转,在西岸围成一方高台,这个地方就在青龙山的下巴颏上。这处台地无多宽广,二三平方公里的样子,辽代古城就在这上面曾经兴盛繁衍,不知几多荣兴华贵,转而衰败直至坍毁。如今,坍毁的围城墙址尚清晰可见,边有辽代古塔一座,滚滚辽河就在城台边沿之下沉沉流过。

悠悠岁月,千年古城。那是契丹民族兴起的时候,族群沿着老哈河与西拉木伦河顺流衍进,到了哲理木,踞守科尔沁大草原,可谓天高地阔水草肥美啦!契丹始祖犹豫权衡再三:身在辽河、居在辽河、吃在辽河边,饮之辽河水。没有辽河哪有契丹?遂将国号定为辽。

然而,不足意之处也是有的。瀚海沙漠占据面积太大,风沙起处弥漫四方,美丽的姑娘,脸蛋被风沙刮糙了且打成红紫。无须更多艰难,就凭这,一部落头领带着生众,驱赶着牛羊,循着西辽河一直向东逡巡。到了郑家屯仍是不足意,又顺着河流弯曲向南,到了金宝屯还是摇头。最后到了康平地界,尤其是在明珠屯的地方,见到了另一支河流从东北方向对称而来,汇到了一起,认为此处甚为绝妙,便扎下毡帐盘桓数月。头领考察的结果是,辽河西岸这块地方,恰好越过了沙漠,而水草于肥沃的黑土地上更为茂密丰美。北有西辽河,东靠辽河干流,中央还有一汪偌大的泡子,蓄养牛羊、渔猎都是最佳的生养之乡啊!就这地方不走了.......

祺州,辽代东京道所属的一个州。《中国通史-辽金夏地名表》载明:“祺州,辽宁康平东南。”据此认为辽代祺州即为康平县小塔子古城遗址明确无疑。据史料记载:祺州城建于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天赞-天显年间,州城名称于辽金元三朝均延续使用,直至明代废止。估计那个时候它也许就坍弛了。据《辽宁省志-文物志》所描述的情景,祺州城接近正方形,南北略长米,东西略窄米,设有东门、西门、南门,东西门之间横贯一条大街,东门外米便是辽河繁忙的古渡口。金代赵秉文在描写当年祺州古渡时留有诗云:

对岸青山隔,

孤城碧浪开。

绿芜天台合,

白鸟日边回。

渡口呼舟急,

沙头立马催。

多烟生极浦,

欲上客衣来。

委婉清淡之中,透出州城渡口驿道的繁华。浩浩汤汤的辽河水道围城墙兜转南下,高高的台地之上,高耸的城墙,临水矗起,城外的护城壕堑,壁立而险要。巍巍的角台,森然的门外瓮城,都显示了辽代州城的威严与强盛。契丹、辽河、辽国、祺州城,这些称谓与康平这块行将被开垦的热土联系在一起,构成了北方辽河源起的强劲符号,预示着前世今生的某种基因必将在未来振兴!

祺州城的确是衰毁了,留给我们的只是一个墙的轮廓。城墙的遗址,只是明显隆起的壕脊,整个城址颇像一个略显方正的浅浅的果盘,盛不下很多的样子。盘围不很陡深,盘底极为平整,已完全变成了上好的垄亩庄田。满满的一茬庄稼,老玉米已经冒出半截红缨来了。农人们不管往昔的事,庄稼年年耕种,且年年丰收,垄内的砖瓦碎块被他们年年捡拾抛向了滚滚的辽河,现已无多见了,城内土质却一年比一年肥沃,当地老农称这块地为“佛眼珠”,旱涝保丰产,把攥着好收成。

今天来这里考察或旅游的人们更乐于感受一下世代沧桑的味道,比读一部辽史、金史、元史或明史来得更真实,更切身受用,浩叹之余,胜似《红楼梦》的深邃吧。立于只是明显隆起的城墙址顶,或坐于果盘一样的遗城中央,闭上眼睛,倾听辽河滔滔之水,让你想得更多,更远古......猛一睁眼,噢,今朝已是公元两千挂零的时候了。然而,那辽城的辉煌,舟船马队车驾銮铃之声,仿佛就在昨天......

天光向晚,夕阳从古塔与树林的缝隙间射来缕缕霞光,斜照在坍毁的城墙和穿过遗城中央的畜力车来往的大道上。辽河悠悠,清水浪头难留,古塔巍巍耸立,晚霞一片难收。

好一处幽古思今的图景呵!

选自王甸葆著《大赋康平》

作者简介:王甸葆,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康平县作家协会主席。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489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