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旋转机 >> 旋转机前景 >> 老吃反手发球怎么办教你一招看清旋转
当今的主流技术中,发球环节多数以正手发球为主,通过正手发球来进行后面的进攻、相持、衔接,是高水平运动员广泛用的技战术组合。首先采用正手发球有利于发球后的正手上手,大家一定深有体会。如果比赛中,你能频繁的使用正手进的话,肯定会在比赛中占得主动,给对方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尤其是在关键时刻,你一定是相信自己的正手能力,拼命的去使用正手。这一点我就不必重申,大家比我更清楚,谈到反手发球它似乎已经被大家所淡忘了!的确,在某些方面上,反手发球的确有它的弊端。那么,反手发球真的就没有用武之地了吗?在我的脑海中,原国家女队主教练施之皓的反手发球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还有孔令辉在年与老瓦的悉尼决赛中,就是依靠反手发球的巧妙变化,创造了历史缔造了大满贯的伟业。包括新生代的马龙、奥恰洛夫,都有一手很好的反手发球。特别是奥恰洛夫以反手发球著称,几乎所有与他对阵的选手都不太适应他的反手球。那么为什么反手反手难判断?
1、不常见
因为反手发球使用频率少,相对接触机会就少了。反手发球的动作、旋转、落台方向都与正手发球有着很大的区别。所以在比赛中遇到对方发反手发球时就会感到极不适应,甚至有些搞不清头脑。在比赛中一直被接发球所牵制,着实是一件很难受的事情。
2、动作小
反手的整体发球动作相比与正手要小很多。它不用过多引手,主要是依靠腰部的左右转动与板型角度的结合来产生旋转。俗话说:“物以稀为贵”,反手发球本身使用的人不多,再加上动作小,如果在判断时稍不留神,很容易导致失误。同样也是因为使用的少,对于反手发球的动作记忆不如正手深刻,所以还需要时间来揣摩、适应,这时的主动权就由不得自己了。
3、动作相似
做个比较:发一个侧旋,一个下旋,分别用正手和反手不同的方式,观察哪种方式的动作区别更大?大家可以在平时尝试一下。结果表明:在这个测试中,正手发球动作区别更大。正手摩擦的动作轨迹十分清晰,下旋时,完全摩擦球的底部,轨迹从后向前;侧旋时,摩擦球的左侧部,轨迹从右向左。那为什么反手的动作区别不大呢?大家会发现:无论侧旋或下旋,反手发球的动作轨迹基本上从左到右(右手为例)的方向进行摩擦。即使发的是下旋,球落台后,或多或少带有侧拐。那么发侧旋时,只是增加更多的侧部。对于反手发球来说动作相似,但旋转差别大无疑对判断反手发球增加了不小的难度。
下面来说一下如何去判断反手发球的旋转。
1、通过板型判断
一提到乒乓球,就要说板型,尤其在接发球时的板型。其实看发球这个环节上,是一个举一反三的过程你必须要知道如何发球,会了发球的技巧,才能破解接发球的奥秘。反手发球主要板型分为两种:板型完全平行于球的下方进行动作,旋转最强。当你看到这种情况时,马上判断出下旋,做出相应的调整。当板头略微下重,时部稍稍抬起时,板型在准备发球时位于球的偏右方位(右手为例),定是侧旋为主。常规来讲,通过板型来判断,只能大概看出球的旋转,但是球的旋转强度还是未知。所以我们还需要下面一种方法来同时验证。
2、通过触球部位判断
众所周知,摩擦底部是增强旋转最好最直接的方式。往往想产生最强旋转时,都会使用这种方式,这也是唯一的方式。如果出现类似情况,马上意识到球旋转的强度很强,肯定要借力去接发球,切勿使用蛮力。发球除了摩擦底部以外,为了提高附加的旋转和方向,摩擦侧部是必不可少的。通常来讲,摩擦球的右侧(右手为例)使球落到对手的正手短球位置,这是反手发球最致命有效的一种。摩擦侧部越多,侧旋越强,球落台后越拐。在接发球中:第一,你需要移动更多的位置,特别要把外拐的那一-段距离要依靠脚下的调整;第二,一定要借力用力;第三,来球方向要接触旋转最强的一侧,我们称为“顺旋转”接球。作为右手发到正手位短球时,般采用接来球左侧的触球位置,方向对应对方反手。
3、总结经验
如果想提高对于这种发球的实战经验,教你一个方法:通过观察对方调整触球角度以及板型角度来辨别对方的心理。对方有把握的时候,肯定多加摩擦侧部,增加侧旋,使球落台后,明显外拐,提高发球的质量。紧张时,一定多加摩察底部,虽然外拐减少,但是弧线稳定,旋转适中,减少自己的无谓失误。通过点滴的变化,你是否能发现他所处的状态呢?对于你的战术调整是否有些启示呢?大家要记住,板型与触球部位如同兄弟一般,交相呼应,肝胆相照。谁能很好的把握它们的规律,无论是发或接发,都会上升一个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