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旋转机 >> 旋转机前景 >> A股那些历史上的底部,都是如何走出来的
上周以来,伴随着A股的连续走弱,市场情绪低迷。沪指再度回落至点下方,主要是由于几则消息面利空因素的扰动,引发市场风险集中释放。
一是某民企地产公司的债务问题;二是某信托公司传出逾期兑付风波;三是医疗反腐深入;四是社融数据不及预期;五是美国对华“限投令”。(来源:华泰证券)
每当市场震荡不休的时候,关于底部的讨论总是最激烈的。潜伏在各大论坛的挖掘基发现,关于“还要跌多久、底部何时现”的话题热度激增,而部分基民、股民的评论充满悲观。
A股是如何从历次大底中走出来的?我们不妨从历史中找找答案。
1?
A股在历次大底中经历了什么?
年以来,A股一共经历了5轮较为明显的触底反转:
图:沪深上证指数年以来五次“大底”
(来源:Wind,-1至-7)
①年10-11月,沪指最低点,沪深指数最低点
年,海外次贷危机爆发引发全球金融危机,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年1月起,沪指从点、沪深从点连续下跌,最大回撤达到70%。
年9月,政策底出现,降息降准、印花税单边征收、汇金入市、央企回购等救市政策陆续落地。而本轮市场走出底部,主要是11月5日“四万亿计划”的正式出台强力提振了市场对于未来经济的信心。随着逆周期政策落地见效,09年一季度国内经济企稳回升,上证指数也从的低点上涨至年8月的点,沪深则重回点。
②年10-12月,沪指最低点,沪深指数最低点
年后,A股开启了长达5年的以震荡和下跌为主的“钝刀割肉”行情,经济增速下台阶是本轮的核心压制因素,这一阶段市场的底部并不特别明显。
年的政策底确立于国庆节前后,在十八大会期确定后,维稳政策陆续出台。市场底则在12月初出现,伴随政治局会议对年经济工作的定调,市场对于政策面与经济基本面的不确定性因素消除,A股在触及点低点后迅速反弹,在随后两个月收复点,并在磨底后开启了上涨至点的大牛市。
③年1-2月,沪指最低点,沪深指数最低点
本轮的市场走势较为惊心动魄,年的“水牛”之后,沪指从年6月最高点的点下跌至年8月最低的点;年1月脆弱市场情绪下出现“熔断”行情,沪指最低下探点。
本轮市场下跌主要是由去杠杆导致的,当融资余额降至合理水平之后,市场风险已经充分释放,但市场情绪的稳定还需要一个契机。
年8月,养老金入市政策落地、央行“双降”等救市政策密集出台,标志着本轮政策底确立。年1月27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首次亮相后,市场预期经济企稳,市场逐渐走出低谷,沪指于年1月触及点,沪深更是站上点。
④年1月,沪指最低点,沪深指数最低点
年A股出现了几乎单边下行的走势,基本面、流动性、风险偏好迎来“三杀”。从基本面来看,年中国GDP增速持续下降,三季度起经济下行速率加快。从流动性层面来看,国内面临金融去杠杆压力。从风险偏好层面来看,贯穿全年的中美贸易摩擦对市场情绪也产生了明显压制。
而这些因素在年岁末年初出现积极变化,年11月的民营企业家座谈会提振市场信心,年12月中美双方停止并取消当年加征的关税,随后的年1月PMI指数见底回升,经济数据呈现企稳迹象,叠加人民银行再度降准bp,市场底部自此与经济底同步确立,开启新一轮长牛,沪指在随后的2年上涨至点,沪深指数更是刷新了07年以来的历史新高。
⑤年,沪指4月最低点,沪深指数10月最低点
年,在疫情扰动、经济周期自发下行、美联储激进加息以及俄乌冲突等负面因素的冲击之下,A股的走势也不尽如人意。沪指最低触及22年4月的点,沪深指数更是从21年3月历史新高的点,接连退守至22年10月的点。
而此轮A股的复苏行情始于去年10月,随着疫情、美联储加息等负面因素的缓解逐步确认,市场在一片悲观中探底回升,沪深在今年1月末冲上点,沪指也一度站上点。
(来源:《政策底到市场底:A股历次筑底有何特征》、华西证券,《市场是如何走出历史底部的?》、光大证券,《政策底到市场底如何演绎》、国海证券)
2?
A股历次底部有哪些特征?
首先,底部构筑的形态不一,由跌到升的转折有急有缓。
在筑底前,市场可能表现为急跌,也可能是缓慢磨底,而且市场底部的构筑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仍有可能进一步下探,常见的底部有V型底、U型底、W型底等等。
比如V型底,当触碰到底部时,如果有强力的支撑就会迅速出现大幅反弹;而U型底则会在触底之后再徘徊一段时间,等待契机再出现反弹行情,这种底部也给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买入机会;相比之下最复杂的是W型底,因为会出现多次探底回升之后再探底的过程,这个过程可能会重复两次甚至多次,对投资者的心理会造成比较大的考验。
其次,底部构筑的进程不一,一般呈现出“政策底—市场底—盈利底”的时间规律。
在筑底前,市场可能表现为急跌,也可能是缓慢磨底。历次筑底时,一般呈现出“政策底—市场底—盈利底”的时间规律,“政策底”通常领先于“市场底”1.5个月-3个月。
同时,“市场底”不一定领先于“盈利底”,比如说年,盈利底早于市场底3个月;而年,盈利底与市场底同步。盈利底的出现,则标志着市场上升的动能更为扎实。
最后,底部的形成伴随着信心的低谷,但反转时常只需要一个小小的契机引燃。
日光之下并无新事,回顾A股历次底部的形成过程,起初触发市场情绪走弱的导火索往往是基本面的回落,而最终市场情绪进一步探底往往源于短期无法证伪的中长期叙事。彼时的投资者身处其间,无论多么悲观的想法,只要配上过度演绎的市场情绪,总会显得格外有说服力。但情绪的钟摆摆向悲观的极致后,必然面临回摆。
当市场处于一种短期的基本面比如业绩、比如估值的逻辑已经不够用,需要用特别长期的逻辑去解释行情的时候,说明情绪真的已经非常极端了,往往这种时候会出现行情反转。而历次从底部走向右侧时常仅需一个小小的契机引燃:
18年10月底,投资者虽然担忧中美关系的中长期前景,但是当时美债利率随美联储加息预期见顶回落、10月19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就当前经济金融热点问题接受采访,此后创业板指迅速开启上涨,10-11月期间最大涨幅近20%;之后随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召开和社融放量,19年1-4月股市迎来普涨。
年10月,虽然投资者对地产行业风险存在担忧,对于经济的观点仍未转向乐观,但先有“传闻”的美好预期打头阵,后有疫情防控优化措施落地、地产政策“三箭齐发”,沪指从点爬起,再度“绝处逢生”。
(来源:《借鉴历史看市场如何走出底部?》,海通策略)
对于投资者而言,既然我们无法改变市场运行的内生机制,不妨转而利用市场的不稳定性,以静制动找到投资机会,因为不理智的市场行情时常也会演绎成良好的投资时机。
3?
本轮A股何时企稳见底?
对大多数人而言,如果说在之前下跌的两年半间,心态还可以勉强支撑,但在年初市场对于“转折之年”寄予厚望后,预期却仍未兑现,难免会陷入悲观与失望。
不过,焦灼情绪宣泄之后,我们不妨冷静思考。7月下旬以来,利好政策频频出台,政治局会议提出“活跃资本市场”,经济日报发文“让居民通过股票、基金也能赚到钱”,QDII投资额度再度扩容,沪深ETF份额创年内新高逼近千亿关口。从7月24日起,本轮A股的“政策底”已基本探明。
在历次政策预期兑现的过程中,主要指数出现单日大跌的情况并不罕见,但这并不会影响市场前进的进程。
(来源:Wind、光大证券)
更何况,7月24日沪指创下的最低点点在今日已经下破,市场也已经补掉了7月25日当天的跳空缺口,今日盘中更是创下了今年1月以来新低,再从近期的连续地量来看,当前A股的确处于“磨底”区域。
尽管市场的见底的确需要在情绪层面反复打磨,但是:
政策底已经确立,低位遭遇利空集中冲击,反而会加速市场底的形成;
当前政策仍处于落地期,有待改善的经济数据叠加不及预期的部分政策,反而有望推动政策加速落地或力度加码;
从历史经验来看,缺主线、弱成交、投资者期待下降,都是政策底向市场底转化的典型特征。
(来源:华泰证券)
更重要的是,跌到现在A股真的不贵了。这或许也是今日探底回升的背后,核心的驱动力。
4?
本轮回调来到什么位置?
事实上,从五年滚动数据来看,万得全A、上证指数、沪深的股债收益差均已经刺破“2倍标准差下限”,已经来到历史底部区间。
(来源:Wind、国金证券)
回顾近十年历史,类似的“较高配置性价比”区域可以追溯到年12月、年1月底、年初、年3月底、年10月底,这些位置都何其相似,同样的悲观情绪,同样的长期忧虑。
数据来源:Wind,指数过往涨跌幅预不预示未来表现,不代表投资建议。
但每次股债收益差稍微刺破-2X标准差之后,市场通常都会企稳。以年、年以及年为例,历史上A股从底部反转后的上涨平均可持续2-3年,期间沪深最大涨幅56%-%。印证了那句——机会是跌出来的,市场往往在最悲观的时刻酝酿转机。
来源:Wind,海通证券研究所,指数过往涨跌幅预不预示未来表现,不代表投资建议。如果我们在历次底部买入并坚持持有,通常来说都能赢得不错的投资结果。对于权益基金而言,只要坚持长期,时间的力量大概率能帮助我们取得不错的收益。
数据来源:Wind,指数过往涨跌幅预不预示未来表现,不代表投资建议。年10月距今时长较短,暂不列入统计范围。
最后,挖掘基想说,市场震荡下行、极致轮动带来的赚钱效应缺失,对于身处其间的每位投资者来说,确实都很难熬。但不情绪化、保持冷静理智,是做出正确判断的前提。不如放下焦虑,避免被短期波动所消耗,相信周期的力量。
就好像无论大自然的冬天多么寒冷,但冬天过去,春天一定会来临,经济发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无论经济承压的阶段或长或短,挺过阵痛期,就必然是新一轮的复苏与繁荣,股市亦是如此。
作为普通人,比起预测,我们更应该尊重趋势。在晴天备好雨伞,在寒夜静待黎明,沿着大概率正确的方向去应对,做长期大概率正确的事情。
看看历史上那些底部,再看看底部后的上涨,告诉自己深蹲是为了跳得更高。
今天先说到这里,祝大家投资理财顺利~
风险提示
本资料观点仅供参考,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资料中的所有信息或所表达意见不构成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建议,我公司不就资料中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出任何担保。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资料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以上内容不构成个股推荐。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管理人不保证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投资人应当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额投资和零存整取等储蓄方式的区别。定期定额投资是引导投资人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但是定期定额投资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人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市场有风险,入市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