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迎风飞起,螺旋上升,优雅而悠闲地随风漂浮一千英尺,轻盈地掠过云层,转着小而缓慢的圆圈,就像一颗风中飘摇的悬铃木种子。”《游隼》于年出版,获得了当年的达夫·库珀奖,书中内容为作者J.A.贝克十年时间追踪观察游隼的记录。贝克是土生土长的埃塞克斯郡人,一生都生活在当时还只是一个乡下小镇的切姆斯福德。他仅写过两本书,全都围绕着埃塞克斯的乡村。他在完成《游隼》一书后因类风湿关节炎引发癌症,最终于年12月26日去世。《游隼》描述了关于游隼分类、形态和生活习性的知识,详细记载了贝克在长达十年时间里对游隼的描绘观察,其比喻生动的散文式写作更是令人印象深刻,传达出细腻深刻的主观感触,让读者感受鲜活的自然,体验感官与情感上的双重震撼。本文试图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作者十年如一日观察游隼的生命动力:残酷:人类对于游隼是残酷的施加者,游隼对于其他鸟类也是残酷的施加者,杀戮是如此残酷自由:只有远离人群拥抱自然,有意义的人生才能专注自由,作者始终在诱惑读者成为一只游隼孤寂:无论是游隼还是人类,或是宇宙尺度上的诞生、存在、衰老、死亡,一切终究归于寂灭01、残酷:人类对于游隼是残酷的施加者,游隼对于其他鸟类也是残酷的施加者①游隼的生存现状:曾因农药几乎绝迹因为剧毒的氯化物种子肥料的使用,在世界范围内,游隼受到严重的威胁,数量急剧下降。原因是游隼在捕食体内积存农药的猎物后,它们的生殖系统受到损害,就会降低产卵率和胚胎的成活率。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游隼几乎濒临绝迹,而罪魁祸首就是杀虫剂DDT。经过近一个世纪许多科学家全力以赴地投入拯救和保护工作,如今游隼种群已然恢复和发展壮大。看到垂死的鸟被人类触及时也会力竭挣扎,贝克明白人类才是带着杀戮黏臭的生物;“在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越过那些被人遗忘的、荒废了的战前农场,穿过野生的树篱和那些灿烂但无人搭理的野花野草”,这些大概都随着人类的杀戮而隐没了,人类不但要生存,还要占据他们本无力掌控的东西。②游隼的捕猎对象:无法逃脱死亡的恐惧在长期的观察里,J.A.贝克会从游隼进攻的余韵中看到了天空的震撼:“你会发现他的映像还投射在恐惧万分的鸟群身上,并随之高升、飘荡。天空远比陆地要宽广得多。”天空看似了无痕迹,但细心的人会感知到一只坚定的飞鸟掠过留下的痕迹;对死亡的恐惧,让游隼一次次选择杀戮,留下的是震慑人心的美丽。游隼猎捕对象以鸟类为主,偶尔也会捕田鼠,野兔。它在进食前会把猎物羽毛拔掉,啃光血肉,残骸一般只剩下翅膀、头、腿和骨架。书中描写的那片河谷,方圆几十英里的范围,只出现过三只游隼,所以如此众多的鸟类族群,养活三只游隼是绰绰有余的,毕竟是食物链最顶层的猛禽。游隼翔于天际,以杀戮为生,残酷而优雅。02、自由:只有远离人群拥抱自然,才能专注自由,作者在诱惑读者成为游隼“我一直渴望成为外在世界的一部分,到最外面去,站到所有事物的边缘,让我这人类的污秽在虚空与寂静中被洗去,像一只狐狸在超尘灵性的冰冷的水中洗去自己的臭味;让我以一个异乡人的身份回到这小镇。游荡赐予我的奔涌的光芒,随着抵达消逝。”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冬天,来埃塞克斯郡过冬的一对游隼已经习惯了贝克的目光,把他当做环境的一部分,如山丘,树林,田野,海浪。在长年累月的沉迷追逐中,贝克觉得自己也变成了游隼。在这样的执着面前,贝克的人生附着于游隼之上,他那颗敏感的心才不会被空虚淹没。在贝克眼中,“游隼生活在一个奔流不息、了无牵挂的世界。……我们这些抛锚、停泊了的俗世之人,永远也想象不出那双眼睛里的自由。”如此自由,以至于他忘记了自己身体的痛苦。“追逐着鹰,你便进入了一种咄咄逼人、直指内心的时间,像一根紧绷的弹簧。”“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这句煽情的话,经常用来形容男女之情。但在《游隼》中,让读者心头涌起的也是这样的感叹。贝克被一种如梦似幻般的冲动抓住。他写游隼们翱翔的姿态,草地的悠闲栖息,水边的侧影,风雨里的狼狈……不羁的生存热望,然而透着点阴郁,莫名陷入沉默。只要看到游隼从他前面飞过,腾跃、俯冲,他就立即焕发生机。在追逐游隼的过程中,他真的变成了游隼。一只自由翱翔于天际的游隼。03、孤寂:无论是游隼还是人类,一切终究归于寂灭“树影深处,游隼亦蹲伏着,凝视着我,掐紧了一道枯枝的脖颈。我们存在着,在这些日子里,在这片野外,在这同样欣喜若狂又惊惧万分的生活里。我们躲避着人类。我们厌恶他们忽然举起的手臂,他们胡乱挥舞的癫狂姿态,他们古怪的剪刀似的走路方式,他们漫无目的地左摇右摆,他们墓碑般惨白的面孔。”贝克患有严重的关节炎,后来不幸罹患癌症,他看着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游隼数目一天比一天少,同时自己的身体一天比一天差,他觉得自己和他最心爱的物种悲惨的命运连成一体,逐渐走向消亡。书中字里行间都可以感受到压抑和痛苦。可以说,《游隼》是贝克写给大自然的情书。既热烈,又忧伤。某种意义上说,游隼和贝克的确有着悲剧性的连接——死亡。这本书是他写给自己的挽歌,也是给游隼的挽歌。游隼就是他自己。在他内心深处,猎人早已成为他所追捕的猎物。游隼那恣意翱翔、无畏无惧的场面曾经给过他多少慰籍,也给了他多少无望,一种不相信事情还会有转机的无望。四月,最后一只游隼的离去,就像唯一的同伴也要告别一样将他掏空。与其说,贝克是被游隼的精神所震撼,不如说是,对游隼期望绝处逢生的天性产生了共鸣。贝克的叙述是寂静的。作为一本日记,他的确极尽笔墨,为我们构筑了一个完整的世界,只是作为记录者的他,内心却常常陷入一种“什么也没有发生过”的空无。他目睹了太多大地上的悲欢离合,偶尔也恐惧得失去骄傲,但他又是那么的确信,确信再大的惊恐、喜悦、喧嚣、悲痛、死亡……最后都会随日头落下,被黑夜覆没。他把自己的寂寞、哀伤、恐惧、喜悦托寄于长空之上的那一双翅膀,随着它翱翔,俯冲,杀戮,死亡……由此解脱。这本书的情绪偏于孤独、晦暗,有生有死,没有血腥,却隐隐透露出一股淡淡的绝望。如果你想与一只孤独的游隼产生心灵感应,就必须设法成为一个孤独的人,沉默寡言、离群索居。贝克却意识到,这是一种真正的解脱,“从熟悉的道路,从遮蔽万物的桎梏中,解脱”。“他那巨大的眼睛凝视着我的眼睛”,然而,他没有移动,他经历了太长时间的捕猎,实在太累了,“他闭上眼睛,睡去了”。这本书的最后,仿佛贝克已经成为匍匐在埃塞克斯果园、海边、树林里的一只鹰。当作者被游隼接纳那一幕,不知是出于精神上的妄想,还是真实发生。不过能够体会的是,作者在写下那一段文字的时候,心理上的满足感是外人无法体会到的,想必在那一刻,是最幸福的时刻了。总结一下《游隼》是一本从十年的观察记录中提炼出来的书,是把十年压缩到一个冬天,讲述了作者如何一步步靠近游隼,被游隼接纳的故事。因为敬畏自然,让作者贝克用十年的时间写下了这本至今无法逾越的日记体观察笔记。在书中,我们深深体会到了孤独,作者告诉我们,人们应当在真正的孤独中审视自己的内心,不断反思和自省。当我们从孤独中解脱的时候,才能得到真正的慰藉。愿我们都能成为那只自由的游隼,孤独地遨游于广阔的天地间。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cf/56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