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旋转机 >> 旋转机优势 >> 增强国际标准话语权旋转电机领域首个由
日前,从IEC(国际电工委员会)网站获悉,由哈电集团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副总专业师、全国大型发电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简称发电机标委会)秘书长孙玉田牵头制定的国际标准IEC-33"Synchronoushydrogeneratorsincludingmotor-generators-Specificrequirements"正式发布实施。
这是我国旋转电机领域首次主导制定的国际标准,也是我国国际标准化工作的又一个重大突破。
该国际标准是在我国水轮发电机多年工程实践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水电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根据IEC标准的特点建立的,标准内容反映了国际水电行业的主流思想。标准首次引入了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蒸发冷却技术,使标准成为国际上第一个同时涵盖空冷、水冷和蒸发冷却等三种冷却方式的水轮发电机和发电电动机的技术标准,并在电气参数、损耗效率、温度、绝缘、电气连接及稳瞬态运行、机械、振动、噪声、监控等方面吸收了很多最新成果,标准内容极为全面、丰富。
该标准的制定和发布实现了中国专家担任旋转电机领域国际标准召集人“零的突破”,提升了我国在国际大水电领域的影响力和国际标准话语权。在电机工程领域,新的标准改变了国外项目过去无“法”可依的状况,填补了IEC/TC2水电领域国际标准的空白。标准的颁布将直接促进国内外水电产品(水轮发电机和抽水蓄能发电电动机)的招投标、设计、生产、以及现场安装运行服务等一系列工作,将对国内企业开发国际市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走出去等起到重要的助推作用。·························
过去,中国、俄罗斯、美国等少数几个国家拥有此方面的国内标准,但在IEC的国际标准层面一直缺少一个标准来规范全球范围的水电设备市场,使我国企业在发电设备“走出去”的进程中,经常遇到因缺乏国际标准带来的交流障碍,由此产生的沟通不畅有时还可能给国内企业带来经济损失。早在年IEC/TC2(国际电工委员会旋转电机技术委员会)赫尔辛基年会上,孙玉田就提出由中国牵头制定水轮发电机国际标准提案的构想,其发表的立项倡议报告获得了巨大的反响与支持。年8月,发电机标委会在哈尔滨市组织召开了该国际标准立项的国内推进工作会议,与会行业专家对此提案进行了详细的讨论,确定了提案初稿。同年11月通过中国电器工业协会、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正式向IEC中央办公室及TC2秘书处提交了申请材料。经过3个多月的审核及表决,提案顺利通过IEC评审程序,各国投票支持率达到90%以上。标准编号定为IEC-33,孙玉田为该标准的召集人。作为制定标准的召集人,孙玉田勇挑重担,通过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在电机行业的国际标准化方面做出了开创性的成绩。年11月,工作组在瑞士日内瓦IEC中央办公室召开了第一次会议,启动了这项国际标准的编制工作。会上,与会的IEC官员Charles发表了讲话,强调了工作组成员要站在国际化的角度,秉承IEC精神开展工作。此后,工作组根据国际惯例,按照每年2次的频率召开标准工作会议。即使在全球疫情爆发后,标准的研究工作也没有停滞,工作组借助电子邮件及视频会议等网络化办公手段充分开展国内外行业协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国际标准的制定过程中,发电机标委会秘书处给予了有力的支持,秘书周谧等人协助组织历次国际工作组会议(包括会议的组织、工作记录、文件整理、会务工作),以及平时的IEC标准化工作程序等;哈电电机公司大电机研究所高级工程师陈阳协助进行了绝缘专题的深入研究及相关工作,并对国际标准中有关绝缘系统性能方面的技术要求进行详细的撰写;钟苏总、电机室秦光宇和吴军令等专业技术人员分别协助进行了振动分析、通风技术、轴承研究等相关工作,均取得了满意的成果,促进了标准项目的顺利完成。在孙玉田的系统组织和工作组成员的辛勤努力下,工作组先后向IEC/TC2秘书处提交了两版委员会草案(CD稿)、委员会表决草案(CDV稿)及最终草案(FDIS稿)。同时考虑标准的内容与旋转电机的基础标准IEC-1有交叉,而IEC-1的修订工作已经进入到了FDIS阶段,孙玉田及时与IEC-1的召集人,IEC/TC2的前任主席BerndPonick沟通,请其在可能的情况下,对IEC-1与IEC-33的交叉内容进行调整,使TC2的各标准在整体体系上保持一致。最终,这部由我国专家主导、凝聚了WG33各国专家心血的水电行业重要标准终于获得了最终表决阶段各成员国的全票通过,并于年1月28日正式出版发布。供稿
周谧刘琪
供图
刘婷婷
转自“哈电机微讯”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3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