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旋转机 >> 旋转机市场 >> 机械行业年度策略新能源新技术新设备,通用
(报告出品方/作者:西部证券,俞能飞,卢大炜,李启文)
一、市场回顾
稳增长推动下,机械设备板块深V反弹。年受宏观经济不景气影响,各板块调整明显,截至11月16日,申万机械设备板块涨幅-15.19%,排名第16位,处于中游水平。1-4月申万机械指数跌幅30.48%,大幅跑输沪深指数约11.77pct。5月以来,受稳增长预期及政策的落地推动,沪深指数及申万机械指数双双深V反弹。年初至年11月16日,申万机械指数跌幅15.19%,跑赢沪深指数7.2pct,5月以来显著跑赢沪深指数。
细分板块中专用与轨交设备跌幅相对有限。截至年11月16日,申万机械二级子板块通用设备、专用设备、轨交设备、工程机械、自动化设备跌幅分别为11.32%、11.55%、13.38%、24.22%、16.97%。
工程机械板块PE估值处于历史高位,其他细分板块估值均处于中低位。横向对比来看,申万机械设备行业PE(TTM)为31.4X,在申万行业中处于中上水平。历史纵向来,申万机械设备行业PE(TTM)处于79%历史分位数,不过主要受工程机械板块拖累。细分板块来看,工程机械/轨交设备/专用设备/自动化设备/通用设备PE估值历史分位数分别为93%/33%/54%/39%/32%。工程机械板块受地产周期下行影响,PE估值处于历史高位。轨交设备、自动化设备、通用设备等估值均处于相对低位。
机械设备行业整体盈利能力下滑,专用设备板块盈利能力较好。Q1-Q3机械设备行业实现营收亿元,同比下滑6.1%;实现归母净利润.8亿元,同比下滑22.7%。Q1-Q3通用设备板块实现营收亿元,同比提升7.11%;实现利润.3亿元,同比提升8.3%。专用设备板块实现营收亿元,同比上升7.7%;实现利润.9亿元,同比上升26.6%。工程机械板块实现营收亿元,同比下降25.5%;实现利润.6亿元,同比下降50.4%。轨交设备板块实现营收亿元,同比下降4.9%;实现利润90.2亿元,同比下降9.5%。自动化板块实现营收亿元,同比上升7.5%;实现利润84.8亿元,同比下降8.3%。
二、经济及制造业回顾
2.1、工业生产平稳,投资有望发力
工业生产端平稳。年1-10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0%,增速较上半年的3.4%明显提升。单月来看,10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0%,增速环比回落1.3pct,与4-8月相比明显提升。总体来看,年1-5月工业生产端受疫情的扰动明显,下半年随复工复产的推进以及供应的恢复,工业生产平稳修复。外需增速回落,对工业生产支撑明显。年1-10月我国工业企业出口交货值12.75万亿元,同比增长8.7%,明显高于工业增加值增速,反映出外需对工业生产的支撑较强。增速方面,1-10月工业企业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8.7%,增速环比小幅回落0.8pct,与年相比增速明显放缓。
制造业投资增长放缓,基建投资明显加速。年1-10月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8%,增速较上半年回落0.3pct。其中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9.7%,增速较1-9月放缓0.4pct。10月单月增速为8.5%,较9月回落1.9pct,制造业投资增长边际放缓,年随着需求的改善、库存的消化和供应链的恢复,制造业投资有望继续向好。1-10月基建投资同比增长11.4%,增速较1-9月提升0.2pct,较上半年提升2.1pct,基建投资明显加速,在财政发力、项目储备充足的背景下,基建有望成为托底经济的重要力量。房地产投资业仍处于寻底过程中,1-10月房地产投资同比下滑7.3%,降幅进一步扩大。
2.2、制造业景气度一般,静候周期向上拐点
10月PMI位于荣枯线之下,制造业景气度一般。10月份制造业PMI指数录得49.2%,在9月份录得50.1之后再次回落到荣枯线之下。10月份新订单指数录得48.1%,环比回落1.7pct,连续4个月位于荣枯线之下,其中新出口订单指数录得47.6%,环比回升0.6pct;生产指数录得49.6%,环比回落1.9pct。新订单和生产PMI指数均位于荣枯线之下,表明制造业供需两端景气度仍然一般。
制造业利润受挤压情况仍然较为明显。10月制造业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录得53.3%,环比提升2.0pct,表明制造业成本端仍有压力。出厂价格指数录得48.7%,环比提升1.6pct,连续6个月落入收缩区间,表明在目前制造业终端需求不振的背景下,制造业产品价格受压制。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位于扩张、收缩区间,表明制造业利润受挤压的情况仍然较为明显。从利润数据来看,1-9月制造业利润总额4.63万亿,同比下滑13.2%,9月单月利润总额同比下滑10.8%,降幅环比有所收窄。库存方面,10月份产成品库存和原材料库存指数均位于收缩区间,其中产成品库存指数提升0.7pct,原材料库存指数回升0.1pct。
大型企业供需情况较好,中小型企业仍待改善。年10月国内大型企业PMI及生产指数均位于扩张区间,新订单指数回落至收缩区间,大型制造业企业景气度相对较好。中、小型企业PMI及新订单、生产指数仍处于收缩区间,且10月份有所回落,表明中小型制造业企业景气度仍待改善。
三、光伏设备:技术迭代为引擎,行业景气度良好
3.1、硅片企业积极扩产,设备需求旺盛
硅片产量稳定提升。根据CPIA数据,年我国大陆硅片产能约.2GW,同比增长69.7%;产量约.6GW,同比增长40.4%,占全球硅片产量的97.3%,在全球硅片领域占据绝对主导地位。一方面,硅片环节金刚线切割、薄片化、大尺寸化等技术路线升级推动硅片产能提升,另一方面,市场需求提升与较高的价格激发了硅片环节的产能扩张与释放。年我国硅片产量继续扩张,1-10月共生产硅片.9GW,同比增长51.9%。硅片环节扩产旺盛。-年上游硅料、硅片环节供应偏紧,价格位于较高位置,企业盈利能力强,因此硅料、硅片环节扩产较快。进入年,硅片环节盈利能力仍然较强,参与者仍然积极扩产,年上半年各头部企业及新进入者扩产计划超GW。
年单晶硅片设备市场规模有望超亿元。我们预计年硅片新增产能约GW,对应的单晶炉市场空间约亿元,对应的切片设备市场空间约42亿元,年单晶硅片设备市场空间有望超亿元。
3.2、新技术加速应用,电池片设备前景可期
电池产量快速增长。年光伏电池片环节延续了扩产的主基调,根据Solarzoom统计,年我国大陆电池片总产能达到.6GW,占全球产能的85.1%;我国电池片产量约.9GW,占全球总产量的88.4%;年中国大陆电池片TOP10产能占全国总产能的68.2%,头部集中明显。年我国光伏电池产量继续高速增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0月光伏电池产量达31GW,同比增长69.9%。
新技术加速渗透,开启新一轮电池扩产。电池环节是目前光伏产业链技术迭代、效率提升的焦点环节,主要体现由PERC技术向TOPCon、异质结、IBC等更先进的技术方向升级,根据CPIA数据,年TOPCon、异质结电池转换效率分别可达到24.0%、24.2%,预计年可进一步提升到25%左右。年,新建量产产线仍以PERC电池产线为主,PERC电池片市场占比进一步提升至91.2%。随着生产成本的降低、良率的提升以及转换效率的提高,TOPCon、异质结等n型电池有望成为主流技术路线,新建产线及旧产线的技术升级将为电池设备带来广阔的空间。
对比TOPCon、HJT、IBC与传统的PERC技术路线,TOPCon与PERC产线的兼容性高,原有的PERC产线升级为TOPCon较为方便,因此预计TOPCon的产业化速度较快;HJT与PERC产线不兼容,但主要工序只有4步,主要设备包括制绒机、PECVD、PVD/RPD、印刷设备;IBC对电池结构进行了创新,可与HJT、TOPCon结合为HBC、TBC等技术路线,目前IBC产线成本较高。新型电池放量在即。根据集邦咨询统计,目前TOPCon已建产能约35GW,在建产能约67GW。根据集邦咨询数据,从目前公布的项目来看,年TOPCon产能预计达到GW;HJT方面,目前已建成的产能约11.6GW,预计年产能达到47.5GW。
3.3、盈利改善+技术升级,组件设备需求弹性大
组件产量快速增长,盈利改善扩产有望加快。根据CPIA数据,年我国光伏组件产量GW,同比大幅增长46.1%,光伏组件产量呈现逐年加速增长趋势。价格方面,在持续两年左右的低价之后,年光伏组件价格有所抬头,组件环节的盈利水平有望逐步改善,带动组件企业扩产意愿提升。作为光伏产业链的最后一环,硅片、电池环节的技术升级都将在组件环节有所体现,使得组件环节技术迭代频繁。
光伏组件设备的市场空间主要来自于组件新增产能和改造产能两方面,新增产能方面,全球光伏装机容量不断提升,对组件的需求也将持续旺盛,根据PVInfoLink数据,预计年全球组件产能约GW,较年提升GW;改造产能方面,随着大硅片、n型电池、多主栅、半片等新技术的快速应用,传统产线的改造升级将加快,预计存量产线将以20%的比例进行升级改造,预计年组件改造产能92GW。预计年光伏组件设备投资额为万元/GW,对应的设备市场空间将达到亿元左右。随着组件环节的盈利水平的改善,以及新型电池片技术的加速应用,未来组件新增产能和改造产能将进一步提升,光伏组件设备需求将展现出更大的弹性。
3.4、光伏设备重点企业分析
天通股份:公司CCZ单晶炉的研发已取得阶段性突破,与合作方不断通过大量的拉晶实验,持续优化长晶工艺,为产业化做好准备。我们认为,公司CCZ设备技术已接近成熟,随着试验线设备数量的增加,CCZ设备的验证速度将加快,有望在年初实现成熟设备的落地。磁性材料方面,公司多款产品通过车规级认证,批量供应车载电子市场,公司把握汽车发展趋势,不断扩充高端产品产能。蓝宝石材料方面,公司蓝宝石材料采用C向长晶技术,并且能够批量生产kg蓝宝石大晶锭,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未来随着MiniLED对商用加速,蓝宝石需求有望明显提升。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4.08亿元,同比增长10.7%;实现归母净利润6.52亿元,同比增长88.6%。预计公司、、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58亿元、7.37亿元、9.19亿元,YoY+82.6%、-2.8%、+24.6%。
罗博特科:为光伏、电子及半导体等领域提供柔性、智能、高效的高端自动化装备及R2-Fab系统软件。目前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光伏电池领域,已经在光伏电池领域拥有自己稳固的客户群。公司实现了在TOPCon技术路径下全工序段的自动化技术的快速积累和成果转换并迅速得到下游客户的广泛认可,从而为公司后续获取大量订单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公司在智能制造系统业务领域方面,公司实施了新型快速装配模块及机构研究、硅片生产智能工厂整体解决方案的研究、基于Arm架构带电货架开发研究等研发项目的立项和研究开发。
宇晶股份:公司主要产品分为多线切割机、研磨抛光机、真空镀膜机等高硬脆性材料加工设备、高硬脆性材料切割耗材及热场系统系列产品三大块,产品主要应用于光伏、3C行业。年12月公司开始布局金刚石线业务,根据公司公告,公司金刚石线的现有产能为80万公里/月,已计划在现有的基础上新增万公里/月的产能,新增产能预计在年第一季度实现投产。此外,公司在热场产品、硅片代工等领域持续加大布局,为公司打开业绩成长新空间。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82亿元,同比增长.4%;实现归母净利润万元,同比增长.8%。
四、锂电设备:电动化趋势不可逆转,新技术迭代推动行业发展
4.1、汽车电动化加速推进,设备企业增长确定性高
新能源车销量持续高增,电动化趋势不可逆转。年,全球新能源车销量达万辆,同比增长%;中国新能源车销量达万辆,同比增长%。年新能源车渗透率,全球达到10.2%,中国达到16%,后续渗透空间巨大。年1-10月,中国新能源车销量万辆,渗透率达24%。新能源车取代传统燃油车趋势相对确定,电动化趋势不可逆转。新能源车快速上量,带动动力电池装机量快速攀升。受益于新能源车快速上量,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GWh,同比增长.6%;其中中国动力电池装机量GWh,同比增长.6%。H1,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GWh,同比增长76%。年1-10月,中国动力电池装机量.2GWh,同比增速.7%,实现翻倍增长。
动力电池厂商开启新一轮扩产周期。年以来,国内主要动力电池厂商均加码锂电产能建设。根据高工锂电统计的不完全数据,各厂家合计60个项目共计投资.9亿元,投建.5GWh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产能。另外根据主要头部厂商公布的产能规划和部署来看,年,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蜂巢能源、国轩高科产能将分别达到GWh、GWh、GWh、GWh和Gwh。动力电池厂商大力扩产将驱动锂电设备厂家迎来新一轮上升周期。
整线布局锂电设备企业竞争力更强。锂电池生产分前、中、后三段主要工序,出于对各环节兼容性及后续研发调试追求,锂电池厂商倾向于向上游设备商直接采购整条锂电池生产线设备。诸如先导智能、赢合科技等具备整线设备生产制造能力的企业有望获取更多订单。锂电设备企业频获大单,增长确定性强。受益于下游新能源车及动力电池放量,主要锂电设备企业如先导智能、赢合科技、利元亨等频获锂电设备大单。锂电设备企业所获订单大多要求在未来1年内交付,业绩增长确定性强。
4.2、新技术不断涌现,为设备企业贡献新增量
1)PET铜箔:传统铜箔的良好替代品,有望拉动新一轮设备投资,PET铜箔是传统铜箔的良好替代品。铜箔是锂电池的负极材料载体与集流体,作用是将电池活性物质产生的电流汇集起来,产生电流输出。传统铜箔由99.5%的纯铜组成,根据厚度可分为极薄铜箔(≤6μm)、超薄铜箔(6-12μm)、薄铜箔(12-18μm)等,其特点为单位面积重量较重、金属铜材使用量高、导热性能高。PET铜箔具有典型的“金属导电层-高分子支撑层-金属导电层”的三明治结构,以绝缘分子薄膜作为支撑基材,两侧沉积金属铜层而得到的符合集流体。PTE铜箔是在4.5μm的PET膜两边各镀1μm铜形成6.5μm的PET镀铜膜。PET铜箔铜用量更少、质量更轻,可有效提升电池安全性和能量密度;同时PET基材价格更低,可有效降本。PET铜箔成为未来铜箔发展的主流趋势。
PET铜箔制备复杂,核心工艺为真空磁控溅射以及水平电镀。传统铜箔主要为电解铜箔,主要是将铜材溶解制成硫酸铜电解液,后续再经过生箔、表面处理等工序制成成品。PET铜箔制备工艺更加复杂,首先需要对PET基材进行真空磁控溅射活化,使靶材发生溅射,在绝缘的PET基材的两面形成导电的铜镀层,使材料满足电镀的条件。之后通过碱性离子置换工艺,以无氧铜角做阳极,处理后的基膜作阴极,药剂为焦磺酸铜、焦磷酸钾、柠檬酸铵溶液,通过化学反应后,在产品上就会沉积出金属铜堆积层。材料水洗烘干分切后,进行酸性离子置换,生产时以磷铜球做阳极,处理后的基膜作阴极,药剂为酸性硫酸溶液通过化学反应后,在产品上就会沉积出金属铜堆积层。最后水洗、防氧化处理、烘干分切后得到PET复合铜箔成品。
PET铜箔核心生产设备真空磁控溅射设备以及水平镀铜设备。传统铜箔核心生产设备是生箔机和阴极辊,其中生箔工序通过生箔机完成,之后经过阴极辊的连续转动、酸洗、水洗、风干、剥离后生成原箔。目前生箔机实现国产替代,阴极辊仍需国外进口,但是国内设备也可以满足下游需求。真空磁控溅射设备以及水平镀铜设备单价为1万元/台、1万元/台,水平镀铜设备单台设备年产量根据测算为万平方米。目前国内如腾胜科技等公司已有真空磁控溅射设备,而东威科技水平镀铜设备发展较快,已发展到第二代镀膜设备,良率更高。
2)大圆柱电池:与方形电池相比能效比更高,量产有望贡献锂电焊接设备新增量。圆柱电池激光焊接设备有望“量价齐升”。圆柱电池采用全极耳结构设计,与方形电池相比,极耳焊接由点焊接变成面焊接,对应焊接面积和焊接一致性的难度更大,大圆柱电池的焊接设备价格或有所提升。由于大圆柱电池容量(单个容量24Ah)远小于方壳电池容量(单体容量~Ah),因此相同带电量的电动车需要搭载圆柱电池的数量数倍于方壳电池,电池数量增加将带动焊接设备需求增长。对应标的来看,联赢激光将充分受益。
3)换电站:电动车补能新方式,电车渗透率持续提升背景下有望开启新蓝海。与充电相比,换电具备效率高、成本低、安全性更有保障等特点。当前,绝大多数电动汽车采用充电方式补充电能,对效率要求高的运营车来说存在初始购车成本高、充电慢等特点。与充电相比,换电具备初始购车成本低、效率更高、更安全等特点。目前换电站由定位系统、换电系统、运维系统、安全系统和物流系统等几部分组成。换电站市场方兴未艾,未来发展客气。换电站产业链主要由上游的电力供应商、设备生产商等,中游的运营商和下游新能源车构成。在新能源汽车对传统燃油车加速渗透背景下,换电站作为电动汽车的重要支持基础设施,也有望进入高速发展期。
4.3、锂电设备重点企业分析
先导智能:公司是以锂电设备为核心的专用设备制造商,自上市以来,公司锂电设备产值及综合技术实力均为业内第一,下游客户以宁德时代等行业龙头为主。同时公司也布局光伏设备、3C智能设备及燃料电池等领域,致力成为全球领先的新能源装备制造和服务商。Q1-Q3,公司实现营收亿元,同比+68.1%;实现归母净利润16.7亿元,同比+65.9%。我们预计-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5.28/37.28/50.15亿元,YoY+59.5%/+47.5%/+34.5%;EPS为1.61/2.38/3.20元。
利元亨:公司主营锂电制造设备,以消费锂电起家,快速拓展动力锂电市场,已与新能源科技、宁德时代、比亚迪、欣旺达等锂电头部客户建立稳定合作关系。动力锂电领域,公司从后段设备逐渐往前中段拓展,持续拓宽产品布局。年,公司累计获得订单和中标70.4亿元,其中动力锂电订单约有50亿元。同时,公司也在布局光伏设备、燃料电池等领域。Q1-Q3,公司实现营收29.4亿元,同比+77.1%;实现归母净利润2.8亿元,同比+80.7%。我们预计公司-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92/8.58/11.73亿元,YoY+.7%/+74.4%/+36.7%;EPS为5.59/9.75/13.32元。
联赢激光:公司主营激光焊接设备。年,公司实现营收14亿元,同比增长59.4%,其中动力电池行业贡献71.2%的营收。动力电池领域,公司已与宁德时代、国轩高科、比亚迪、蜂巢能源等头部客户建立长期稳定合作。Q1-Q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94亿元,同比+.80%;实现归母净利润1.87亿元,同比+.33%。我们预计公司-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21/5.17/7.23亿元,YoY+.9%/+61.1%/+39.7%;EPS为1.07/1.72/2.40元。
海目星:公司为激光及自动化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深度挖掘各行业的应用需求,目前已形成3C、动力电池、钣金加工、光伏四大板块。动力电池板块,高速激光制片机为公司拳头产品,主要用于锂电池极耳切割工序,已经在宁德时代、ATL、力神、中创新航、蜂巢能源等企业量产应用。此外,公司光伏业务取得突破,获得晶科能源10.67亿元中标通知。Q1-Q3,公司实现营收23.71亿元,同比增长.90%;实现归母净利润2.21亿元,同比增长.72%。东威科技:公司为PCB电镀设备龙头,依托电镀设备产品横向拓宽下游应用领域(锂电、光伏)、纵向延伸提供前后道设备(布局真空磁控溅射设备)。22年以来,公司水电镀设备已获得下游客户总计17.13亿元订单框架合同,先发优势显著。Q1-Q3公司实现营收6.82亿元,同比增长20.98%,归母净利润1.46亿元,同比增长31.56%。
五、风电设备:产业链持续降本,风电长景气周期开启
5.1、风电进入平价时代,“十四五”期间行业景气度高
风电装机量和发电规模整体呈上升趋势。在国家补贴政策的催化下,我国风电装机量迅速增长,几次补贴退坡也催生出了、、年三次风电抢装潮,使得风电新增装机量呈现一定周期波动性。随着陆上、海上风电国补相继取消,中国风电进入平价时代,叠加风电产业链成本迅速降低,我国风电装机有望摆脱周期走向成长。风电招标势头不减,全年装机量值得期待,据金风科技统计,前三季度风电项目公开招标规模达76.3GW,同比增长82.1%,其中海风招标11.4GW。风电招标量创新高,为风电装机高增长奠定基础。
各省公布的“十四五”风电装机规划超过GW。截止目前,已有29个省份给出了“十四五”期间风电装机规划,总装机量GW,在各地积极的规划下,“十四五”期间风电装机有望保持高度景气。
预计未来十年全球新增风电装机总容量超过1.5TW。根据WoodMac数据,年全球风电新增装机容量95GW,同比减少16%,仅次于年创纪录的GW的新增装机水平。中国于年开始步入平价上网时代,年新增并网装机接近48GW,市场基本面依然强劲。除中国外,全球其它地区市场的新增装机容量超过了47GW,同比增长14%,主要归因于亚太(同比增长%)、北欧(同比增长%)和拉美(同比增长82%)市场的显著增长。WoodMac预计中国将继续领跑全球风电装机增长,未来十年中国新增并网装机容量有望超过GW,全球新增风电装机总容量有望超过1.5TW。
5.2、风电消纳问题改善,产业链持续降本
风电消纳问题逐渐解决。弃风是指风机处于正常情况下,由于当地电网接纳能力不足、风电场建设工期不匹配和风电不稳定等自身特点导致的部分风电场风机暂停的现象。我国弃风率历史上呈现一定波动性:年之前,我国的风电行业处于起步阶段,配套的建设慢于风电发展,导致了风电利用率的问题逐步的开始显现;-年弃风率下降,但年年利用小时数出现下滑,表明弃风率的下降并不是因为消纳问题的解决,更可能是年来风量偏低、政策调整等因素导致的降低;-年消纳问题再次出现,装机需求被压制,利用小时数也跌至谷底;年后随着政策、配套设施等方面的完善,弃风率快速下降,同时风电利用小时数也在快速提升后稳定在高位,印证了风电消纳问题得到了根本的改善。
进入年以来,我国风电弃风率有所抬头,年前三季度全国平均弃风率达到3.5%,我们认为一方面与季节因素有关,全国大部地区平均风速随月份增加呈减小趋势,另一方面二季度国内疫情反复导致用电需求受压制,新能源消纳压力加大。风机大型化趋势明显。在风电平价的压力下,我国新增风电机组平均单机容量迅速提升,据CWEA统计,年国内新增陆风机组平均单机容量达到kW,新增海风机组平均单机容量达到kW。
大型化趋势下,风机价格持续下降。技术进步使风机大型化加速,带动产业链迅速降本,根据金风科技梳理,年9月全市场风电整机商风电机组投标均价为1,元/千瓦,风机价格仍维持下降趋势。风电长景气周期开启。风电进入平价时代后,产业链成本快速降低,使得新建风场项目盈利能力增强,叠加风电消纳问题的改善,我国风电装机有望摆脱周期走向成长,“十四五”期间风电装机将开启长期景气周期。
5.3、重点企业分析
容知日新:公司为风电、石化、冶金、水泥和煤炭等行业提供设备智能运维解决方案,在技术、品牌、市场等方面已经确立了较为明显的优势地位。截至年上半年,公司累计远程监测的重要设备超85,台,服务大型工业企业1,多家,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公司坚持在风电、石化和冶金、煤炭、水泥行业做客户深耕,同时加大在轨道交通和有色、化工等行业的新市场拓展,其中风电是公司的起家业务,年上半年风电领域营收占比25%左右。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23亿元,同比增长36.8%;实现归母净利润万元,同比增长43.9%。
大金重工:公司产品为风电陆上基础、风电海工基础等相关系列产品,是全球风电装备制造产业第一梯队企业,是全球风电行业内单体产能突出和制造能力领先的海上风电塔架和风电海工基础设备供应商。近几年,公司持续不断加大在海外及海上市场投入,战略落地高效,经营成果转化明显。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7.07亿元,同比增长16.6%;实现归母净利润3.28亿元,同比下滑24.1%。
恒润股份:公司是辗制环形锻件和锻制法兰行业重要供应商,积极布局风电轴承、齿轮打开成长空间。公司是目前全球较少能制造7.0MW及以上海上风电塔筒法兰的企业之一,同时公司已量产9MW海上风电塔筒法兰。此外,公司不断优化产品结构,筹建12MW风电塔筒法兰、齿轮箱、轴承生产线,顺应全球清洁能源风电行业的快速发展趋势。年受风电行业影响,风电场开工审慎,公司风电塔筒法兰产品订单减少;风电塔筒法兰价格下降,导致风电塔筒法兰毛利率下降。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57亿元,同比下滑21.6%;实现归母净利润万元,同比下滑83.2%。
中际联合:公司产品为专用高空安全作业设备,主要应用于风力发电行业。公司在风力发电行业深耕多年,已形成了较大的影响力,高空安全升降设备在新增风电市场占有率保持领先。此外,公司向建筑、电网塔架、通信、桥梁等行业积极扩展。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62亿元,同比下滑10%;实现归母净利润1.32亿元,同比下滑26.85%。
六、通用设备:制造业转型升级引领高端装备发展
6.1、机床:存量更新平滑周期波动,精细加工催化五轴需求
经过三年的行业低谷,机床行业在年出现回暖趋势,年金属切削机产量为60.2万台,同比增长29.2%,金属切削机床引领行业回暖。年受国内疫情反弹的影响,金属切削机床产销承压,1-10月产量同比下滑12.5%。
存量更新平滑周期波动,精细加工催化五轴需求。我国机床行业发展多年,市场较为成熟,设备存量较大,受下游制造业景气度和更新换代周期的影响,我国机床行业具有较为明显的周期波动性。我们认为,随着机床更新高峰期的到来,行业的波动性将趋于平滑。另外国内制造业升级对精细加工的需求增加,四轴、五轴等高端机床的市场空间有望保持稳定增长。根据MIR预测,年我国金属加工机床消费额将继续增长,年或将出现小幅下滑。
从下游应用领域来看,年金属加工机床各主要下游领域的出货量均保持正增长,其中3C电子、通用机械、汽车增长较快。MIR预计年能源汽车、军工、风电、半导体等领域的机床出货量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6.2、激光设备:长期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看好明年经济复苏拉动行业增长
激光设备需求短期与制造业景气度高度相关。激光设备主要包括激光器、运控系统、自动化配套设备等,被广泛应用于汽车、3C、钣金、造船等制造领域,行业景气度与制造业景气度高度相关。年10月PMI为49.2,仍然处于荣枯线以下。展望明年,伴随稳增长政策的持续推进,PMI有望继续回升。按应用分,激光设备主要用于打标、切割、焊接,其中切割应用占比高达40%,对应下游主要是钣金和五金加工厂。年3月以来,永康五金市场交易景气指数已触底回升。
激光切割、焊接对传统方式替代有望加速。激光切割主要对金属切削机床、等离子切割机等传统方式进行替代。激光切割设备对金属切削机床的替代持续加速,截至年底,激光切割设备销量/金属切削机床销量为13.2%,在激光切割性价比持续凸显的背景下,激光切割有望加速渗透。激光焊接在汽车领域被广泛应用于车身焊接机及锂电池焊接。年1-10月,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万辆,同比增长%。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快速放量,锂电生产对自动化要求日益提升,激光焊接设备在锂电生产中开始持续渗透。锂电设备生产非标化,对于激光焊接设备要求较高,目前激光焊接正处于设备端国产替代上量期,激光器端依旧由IPG主导,锐科激光等国产厂商已成功切入,后续有望阶梯放量。
制造业升级转型下,国产激光设备及配套部件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我国正处于制造业从低端到高端转型的关键期,激光设备作为高效的制造业加工设备,伴随成本的下降,对传统加工方式的渗透不断加速,激光相关企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建议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25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