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旋转机 >> 旋转机介绍 >> 2SA3型扬州电动执行机构说明书
一、手动操作
所有电动执行机构均可以进行手动操作。手动操作时,只要按指定方向扳动切换手柄,
则电机脱离啮合状态,手轮与输出轴(或蜗杆轴)相连接,此时手柄通过特殊装置固定,当电
机起动时,手轮自动与输出轴(或蜗杆轴)脱开,对操作者不构成危险,并且电机再次进入啮
合状态,进行电动操作。(在扳动手柄切换时若不能进入手动状态,则将手轮转动一下即可)
注意:不允许采用将切换手柄强行复位的方法使执行机构进入电动啮合状态
二、电动执行机构接线
电动执行机构使用三相异步电机,机座号从63-不等,型式有内部接线和外部接线(即电机带接线盒)两种,所有电机均可带热保护元件,以保护电机。2SA30电执行机构所用电机为S2-15min短时工作制式;2SA35电动执行机构所用电机为S4或S5间歇工作制式,允许最大工作次数为次/时,最小负载持续率为10%。电机电源:三相VAC,50Hz。
注:接线时应按电动执行机构的实际配置进行。
BL:闪光信号开关WE:行程控制开关HZ:空间加热器DE:转矩控制开关ESR:电子位置发送器POT:电位器
三、开关及信号部分的调整
(1)转矩控制机构DSW(开关S1、S2)调整
转矩控制机构开关在输出轴的两个旋转方向上各有一只,如需要也可配置两个。每台电动执行机构的切断转矩及转矩最小/最大范围均已调整,转矩值按用户的要求设定,如用户无要求则设定在最小转矩上。如果需要,用户也可以自己在转矩范围内进行调整,只要旋转图7中的件60.40即可,旋转中凸轮片与微动开关滚轮之间的距离越小,则转矩值越小,反之则转矩值越大。转矩调整值分13档,有级调整,最大转矩整定在第13格上,在调整中应注意不要调整紧固件60.30的内六角螺钉,否则将会改变出厂时电动执行机构的调整参数。
(2)信号齿轮组件调整
信号齿轮组件用于驱动信号元件,如电位器POT、电子位置发送器ESR、机械式位置指示
器SA及行程凸轮控制机构NSW(特殊订货)。它将电动执行机构输出轴转圈数经减速变成<°的转角,使之与位置变送元件相配。在图8中心轮62.70上装有预紧弹簧和滑动联轴器,以消除齿轮传动侧隙,提高传动精度,并可以防止因限位或调整信号元件不当而造成的过载,保护信号元件。
此信号齿轮组件在工厂调整时已按要求的行程设置,其值(转圈数)有以下分级供选择:
0.9—2.3—6—15—38————1—,若无要求值,则开关型电动执行
机构(2SA30型)在工厂内设置在圈,调节型电动执行机构(2SA35型)在工厂内设置在38
圈,其上有行程值表示。
调整时,应根据阀门所需的行程值(转圈数)在上述行程值分级中选择比所需行程值高的
值,并按以下步骤调整:
——拆去四个连接螺栓62.15,并将开关及信号齿轮部分一起取出(包括位置发送器);
——小心地移动带弹簧碰珠的滑动齿轮,齿圈部分与壳体上标注的所需转圈数值相平,
并使弹簧珠落入轴上槽内;
——重新装上信号齿轮组件,使传动轴62.30与主箱体上的行程轴相联,并注意电缆不
要受压;
——使最终控制元件(如阀门)的两个终端位置处于中心轮上箭头“1”和“2”范围内,
即固定标记62.90应在标记“1”和“2”范围内,并通过操作手轮转动最终控制部分(阀门)
至其中一终端位置,观察中心轮62.70的转动方向;
——固定传动件62.60,克服滑动联轴器的阻力,转动中心轮62.70,使其相应的标记(“1”
和“2”取决于转动方向)对准外壳上的固定标记62.90;
——检查另一终端位置是否在中心轮62.70的°转角内。
(3)行程控制计数器机构RSW的调整
行程限位开关安装于计数器(计数器有两组)上方,由凸轮操作,不仅可以在两终端位置
进行限位操作,还可以在中间位置发送信号或进行操作。
行程开关调整步骤如下:
——向左(逆时针方向)或向右(顺时针方向)转动手轮,到达所需的位置;
——压下计数器上方的中心传动轴63.20并旋转45°,则中心传动轴脱开(此时不要改
变执行机构的位置,也不要转动手轮)
——用起子按箭头所指的方向转动计数器上相应开关的齿轮轴,并使凸轮压下该开关(不
要超越开关点,否则调整的位置将不准确);
——每一个开关调整好后均应将中心传动轴重新啮合,然后进行下一步的调整;
——调整完毕后,转动电动执行机构从开至关整个行程,检查一下所调整的位置是否正确。
(4)行程控制凸轮机构NSW的调整
——转动手轮,使最终控制元件(如阀门)到达所需位置,此时所对应的微动开关也到相
应的动作点,并记住相应凸轮盘的旋转方向;
——松开螺纹套64.50,转动凸轮盘扇形片(按上述凸轮盘转动方向),使其相应一侧压
下微动开关64.80,拧紧螺纹套;
——转动手轮,使执行机构到达所需位置,此时该微动开关被释放(松开);
——再次松开螺纹套64.50,用手调整凸轮扇形片另一侧正好释放(松开)微动开关,在
调整时应注意不要改变已设置好的压下微动开关一侧位置;
——用手旋紧螺纹套,并按同样方法调整下一个开关;
——按计数器调整后最终检查的方法,对凸轮机构进行复查。
(5)3.5电位器POT
电位器用于向远方传送最终控制元件(如阀门)的位置电信号,其阻值范围在工厂内已设
置好,并与信号齿轮组件上方的中心轮两端挡块之间范围相对应,只有在更换时才给予重新
调整:
——将最终控制元件(如阀门)至“关”或“开”位置,并观察电位器的旋转方向;
——松开螺栓65.15,将电位器取出使它脱离齿轮啮合;
——调整电位器至相应的终端位置;
——将电位器重新装好,与中心轮啮合,拧紧螺栓,并使齿轮有适当的齿侧隙。
(6)电子位置发送器ESR
电子位置发送器ESR是用于发送最终控制元件(如阀门)的位置信号,其测量范围已设置
好,并与中心齿轮的指示范围同步。
若需要也可以对ESR进行重新调整,调整时使用起子来拨动电子位置发送器上的滑动联
轴器,即固定白色塑料齿轮拨动调整黑色齿轮(可通过紧固螺栓一侧的空隙进行调整,见图
13),步骤同电位器POT的调整。电子位置发送器的详细调整参见附录1。
(7)机械位置指示器SA
机械位置指示器(见图14)可在现场指示最终控制元件(如阀门)的实际位置。它与信号齿
轮组件上的调节轴相联,有两片可单独调节的圆盘构成,两圆盘上分别有表示“关”位置的
红色标记以及“开”位置的绿色标记。
另外,在调整计数器及凸轮机构时,必须将机械位置指示器SA拆除,以便于操作。
此后装上指示器SA,按下列步骤调整:
——操作电动执行机构至“全关”位置;
——转动白色圆盘67.30至控制罩盖观察窗上黑色箭头,对准红色标记;
——再操作电动执行机构至“全开”位置;
——固定白色圆盘,转动透明圆盘67.40至控制罩盖观察窗上黑色箭头对准绿色标记。
(8)投入运行
在电动执行机构安装完毕后,投入运行前,应按以下步骤对执行机构进行检查:
——执行机构安装是否正确,所有紧固螺栓,开关组件及电气连接是否牢固;
——电机的电气连接以及控制系统接线是否符合电气接线图,有否接地线;
——其它装置,如若配有加热器(Hz)、热保护器,则应检查是否正确连接;
——应在允许的温度范围内使用,并要考虑最终控制元件(如阀门)热传导的影响;
——为保证安全,控制壳体应完全密闭,以防止运动零件或带电零件伤人;
——检查执行机构旋转方向。检查时,首先用手轮将执行机构运行至行程中间位置,然
后电动操作“开”或“关”,运行时间尽可能短,同时检查最终控制元件(如阀门)的移动方向
是否正确;若不正确则应改变电机动力线接线位置(变换相序),然后重新试验;
——在到达终端位置时限位开关应及时动作,在任何情况下,到达终端位置时,控制系
统均应切断电机电源;
——转矩开关及行程开关的配置应与事先预置的方向相符;
——位置指示应正确,根据工厂具体的情况,应将运行参数及设定值记录下来。
附:电子位置发送器的模拟调整
位置发送器有两种工作模式,可以通过模式调节器(见下图中1)来进行选择:
调整
a.在设置输出电流0或4mA时,首先将电动执行机构运行至输出电流为0或4mA的相应位置,然后用手或起子拨动黑色传动齿轮(相对于白色传动齿轮),调整输出电流为3.98至
4.02mA(二线连接)或0.01至0.02mA(三线连接)。注意在三线连接时,应尽量将输出电流值
设置至最小(如0.01mA)但不要等于0mA。
b.在设置输出电流20mA时,首先将电动执行机构运行至20mA的相应位置,然后调整量
程,使输出电流值为20±0.02mA,如果需要,可按照以上调整输出电流(0或4mA以及20mA
输出电流调整)的方法重复进行。
c.对于三线制4~20mA电流的调整,首先将电动执行机构操作至输出电流为0mA的相应位置,按a中所述的方法调整输出电流为0.01mA至0.02mA,然后将电动执行机构操作至输出电流20mA的相应位置,按b中所述的方法调整输出电流为16mA(即替代20mA);再将电动执行机构操作至所要求输出电流为0mA的相应位置,此时通过拨动黑色齿轮将输出电流从0调整至4mA;最后回至20mA的位置,检查其输出电流是否正确,如需要也可重复以上步骤重新调整。
此电子位置发送器无需用户对其进行维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