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旋转机 >> 旋转机介绍 >> 机器人大本营赋能智能制造
柔软的机械“手指”可以夹起不规则物体,高精密减速机带动机械臂度自由旋转、国产膝关节手术机器人开展远程诊疗……北京经开区相关负责人8月19日透露,自世界机器人大会永久落户以来,北京经开区机器人企业数量翻了6倍以上,成为标杆智能制造工厂的集中产生地。经开区也将以智能制造引领产业转型升级,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高精尖产业集群。
来源:北京日报记者和冠欣
自主研发破解机器人“心脏”难题
柔性夹爪正在自由地抓取一个个不规则的物体,动作犹如灵活的人手,不见任何犹豫卡顿。在今年的机器人大会现场,SRT软体机器人携带自主研发的柔性末端执行器亮相。
“我们通过给空气戴上手套,研发出低成本替代人手去工作的技术方案,解决了工业自动化生产‘最后一厘米’的难题。”SRT软体机器人负责人介绍,柔性末端执行器是一类新型末端夹具,能够温柔无损地抓取工件,具有极高的自适应性。
一个只有15厘米的“小零件”,却占到了机器人总成本的三分之一。作为工业机器人的“心脏”,高精密减速器一直以来依赖国外进口。但在“三城一区”科技创新主平台的推动下,来自北京经开区的企业智同科技通过校企合作,与北京工业大学共同推动减速机国产替代进程,在精度、寿命等方面实现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有了这颗“心脏”,在今年世界机器人大会上,企业展出的准双曲面机械臂显得格外灵活。
近年来,经开区重点提高核心零部件关键基础能力,增强应用示范效果,在减速器、传感器、末端执行器等多领域实现了一批成果。“加快国产机器人关键核心零部件研发、生产应用,增强我国机器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推动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仍然至关重要。”相关负责人说。
全方位服务培育产业生态
作为世界机器人大会永久会址所在地,北京经开区自年承办大会以来,关键领域的新技术、新产品在经开区加速涌现,区域创新创业氛围日益活跃。“目前已经逐步形成以机器人、智能装备、航空航天为主导的高端装备产业发展格局。”相关负责人说,大会落户后,北京经开区机器人企业数量翻了6倍以上,吸引了京东乾石、博雅工道等企业及研发机构入驻,也成为标杆智能制造工厂的集中产生地。
这背后,是在上游供应链中有以中芯国际为龙头的集成电路企业提供芯片等关键要素支撑,下游产业链有智能网联车和高端医疗器械为工业机器人开拓应用市场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