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机

手机摄影技巧,手机摄影初学者怎样使用延时

发布时间:2023/11/12 16:13:13   
大家好,这篇文章就给大家讲解手机延时摄影。什么是延时摄影?延时摄影又叫做缩时摄影,是一种将时间压缩的拍摄技术。要开始延时摄影,拍摄原理就是通过连续拍摄一组照片,后期通过串联将几分钟几小时,甚至几天几年的过程,压缩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以视频的方式播放,这是我觉得比较通俗易懂地解释了。延时摄影的魅力就在于物体或者景物缓慢变化的过程被压缩到一个较短的时间内,呈现出平时用肉眼无法察觉的奇异精彩的景象。如果在之前想要拍摄延时摄影,就需要通过将单个静止的图片串联起来,才能得到一个动态的视频。使用照片来拍摄延时,非常消耗相机的快门和内存。所以很多专业的摄影师拍摄延时视频都会专门去收一台二手的机器来拍摄,而自己手中的那一台在拍摄延时的时候可以用来拍拍风景,毕竟演示是需要拍摄很长时间的,那么随着科技的进步,现在有很多的相机都能进行内陆延时摄影的功能了。图片来自网络例如佳能的6D2和尼康的D,通过电子快门来完成,可以在机内设置拍摄的张数拍摄的间隔时间,然后程序就会自动计算出一段延时视频出来。据我所知,尼康的D和D是有这个功能的,而6D2则是佳能的第一款,内录延时摄影的机器。虽然后期会弱很多,不过也方便了广大爱好者拍摄延时摄影!毕竟按照传统的延时摄影方法拍摄文章图片,然后再回家合成,这里先不说拍摄N张要浪费多少快门和时间,回家合成我觉得已经难倒很多初学者了。那么相机的延时摄影就跟大家说到这里,毕竟我们这是一个手机摄影文章。其实延时摄影更广为人知的是在手机上,因为在很早之前,苹果手机已经有了这个功能,而且因为用的人比较多,就开始慢慢的流传了出来。其实在手机上拍摄延时摄影很简单,不会像用相机那样拍摄几百张,然后合成。你只需要用三脚架去固定手机,固定在那里进行拍摄,等拍摄结果出来,就能自动生成一段延时视频了。是不是非常简单,如果真的那么简单的话,我也不会专门写这篇文章来讲解了。延时摄影作为存在于摄影和摄像之间的艺术创作,拍摄原理是很简单,但是想要拍好就有很多学问了。首先要纠正的一点是,在手机自带相机中的延时摄影,其实功能并没有那么完善,它充其量也就是一个视频加快的功能,并不能作出任何的设置。点开苹果的相机设置,只能看到有视频和慢动作的格式和帧率选择,唯独少了对延时摄影的调整。由此可见,相机自带的延时摄影也只是一个可用的程度。真正的延时爱好者可以用我推荐的这两款软件,第一个就是Procam那么作为苹果手机最专业的摄影APP,延时摄影的功能当然也是不能缺席的。那么这个软件和相机自带的延时有什么区别呢?图片来自网络区别就在于这个软件严格来说是通过拍摄照片合成一段延时跟自带的延时是视频加速不同,软件可以设置延时的分辨率和帧率,分辨率这个大家应该都比较清楚,数值越大就证明画面越清晰,那么帧率又是什么呢?如果没有了解过视频的朋友可能就不太清楚了。其实早期的视频都是通过图片合成的,那么视频的流畅度就是用帧率来表示,所谓的帧率就可以相当于视频的一秒钟有多少张画面,帧率越高,视频就会越流畅。那么由于人类的眼睛结构看到的画面帧率是高于16就会被认为是连贯的。这也是为什么之前的电影胶片是一格一格拍摄出来,然后快速播放的原因。其实这就涉及到视频源力的概念,这里我就不做过多的说明,大家只需要明白这一个概念就可以了。帧率可以相当于是视频的一秒钟有多少张画面,而帧率越高,视频就会越流畅。那么在Procam中有非常多的分辨率和帧率供您选择,光在P中就有二十四,二十五,三十,四十八,五十,六十,这六个档位可以选择,那么有朋友可能会问至于吗?有这么多档位,好像24和25,48和50不就是差1和2吗?确实是不用设置这么多档位也可以。但是在延时摄影中真率差1到2,差距还是很大的。那么现在来给大家做一道数学题,我就拿24帧和25帧来做对比,间隔时间在Procam里可以设置在1到秒,间隔时间也是影响延时拍摄的重要因素。假设我设置的延时摄影间隔时间是五秒,那么仔细听题,如果我选的视频格式是P24帧的话,那么想要得到一个60秒的视频,我就需要拍摄24到60张图片,也就是张图,而每一张图片拍摄的时间是五秒。注意这里已经没有算上快门速度,如果算上快门速度也会影响拍摄延时的时间。那么就是×5等于秒,也就是两个小时。这样换算的话,如果你拍摄一个P24帧,60秒的延时视频,在拍摄间隔时间为五秒的情况下,你需要连续拍摄两个小时。那么同理可得,如果我的视频格式是P25帧,那么想要得到一个60秒的视频,就按照前面的算法,这里我就不做讲解,大概换算出来是0秒,也就是分钟。两个小时五分钟。其实插一帧出来拍摄的时间是多不了多少,但是画面整整多了60张,流畅度还是有区别的。如果我选择的是60帧最高帧率的话,差距可就大了。选择P60帧,想要得到一个60秒的延时视频,就需要拍摄60×60张图片,也就是张图,然后每张图片的间隔时间15秒,也就是×5,大概换算出来是五个小时。同样是60秒的延时视频,选择24帧的帧率和60帧的帧率所拍摄的用时差距是很大的!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最好是选择高帧率的视频格式,因为这样出来的延时视频才会更加流畅,不会让人觉得速度过快,一卡一卡的像PPT一样!其实这就是因为真率太低,图片不够密集,不过也要看你的拍摄时间。如果你出去旅游,想要拍摄一段延时视频,确实是很难做到花五个小时的时间去拍摄一段60秒的延时,这时你就可以选择拍摄10秒或者20秒来发一个朋友圈,这样就能节省很多的时间。而且延时视频太长的话,其实也没有太大的问题,我个人觉得除了日转夜,还有建筑的延时之外,大部分的延时时间就选择在10秒到30秒就足够了。图片来自网络这里只是举一个案例来给大家理解帧率对拍摄时长的影响。那么如果大家理解帧率和间隔拍摄时间的话,那么关于Procam的延时摄影就讲到这里,你们可以根据自己想要拍摄的视频时长和拍摄时间,来选择一个合适的帧率就可以。这里还要说明一点,相机的延时摄影也是按照这种算法来进行的。那么有朋友可能会问了,这种算法好像很麻烦,我不用相机拍延时,只想用手机来拍,有没有一些简单一点的延时拍摄软件介绍一下,接下来就到要讲解的内容了。图片来自网络就是通过DJI的稳定器OSMO来玩出延时的新花样。首先打开DJIgo,就算是没有大疆的设备也是可以直接启动拍摄功能的。把模式切换成视频模式,可以看到延时也分为三种,静态延时,运动延时,轨迹延时。其实这三种延时的模式基本上是可以代表了延时的玩法。静态延时没有什么好讲的,就是跟普通的延时一样,固定一个机位进行长时间的拍摄。值得注意的是,选择延时模式之后,软件会出来一个菜单,给你去选择快门的间隔时间和持续时间,快门的间隔时间,也就是前面说到的延时拍摄间隔时间,而持续时间就非常直观了。你不用再去跟前面介绍的方法一样,根据帧率去推算拍摄时间,这里就让你自己设置,如果我的快门间隔时间是五秒,我就只有20分钟的拍摄时间,那么最后出来的视频就是八秒钟,这样会更加直观一些,我觉得这样的话大家也更加容易去理解。如果持续拍摄时间是30分钟,那么出来的视频就是12秒,调整间隔时间也会影响出来的视频时长。如果理解了前面的概念,这个也应该很容易理解。这样的延时拍摄设置是比较直观的。运动延时这个解释起来的话,就是拍摄的时候人和相机都是在一起移动的。图片来自网络大家应该会更好理解。基本上就是类似穿梭的效果,也就是运动时。轨迹延时的话就是人不动,而相机在动。来拍摄一段延时。那么通过软件来设置几个画面,手机会有一个运动的轨迹来进行拍摄,大概就是这样的一个运动轨迹,有左右上下这四个方向,然后视频就会一直沿着你的运动轨迹来进行拍摄。静态延时总是觉得太过普通,而运动员时需要拍摄很长的时间,拍摄时人和相机都要进行运动,如果拍摄的时间不长的话,也就是帧率很低的情况下,运动速度就会很快,观看者就很容易看的头晕。轨迹延时就正好中和了这两个模式。手机固定拍摄,最后依靠外力来进行轨迹运动来进行拍摄。那么有朋友可能会问了,我也喜欢这种轨迹延时,但是我没有大僵的稳定器,那么可以用什么东西来实现?你可以通过小东西来实现这种轨迹延时的效果。图片来自网络不过缺点就是它的旋转是依靠物理的刻度,也就是说运动速度是固定的,白色字体显示的是时间。如果你的拍摄时间是30分钟就拧到30,如果你的拍摄时间是分钟,那么就以你拧到,它是有不同版本的,有60分钟的版本就是一个小时,有分钟的版本,就是一圈两个小时。大概的原理就是这样,它就会经过自身的旋转轨迹来进行拍摄。而这个小玩意的话虽然比大疆的稳定器要复杂一点,不过它的适用性更广一些。它不仅可以在手机使用,也可以在相机,gopro等其他的拍摄设备上使用。如果真的喜欢延时摄影的同学,可以花几十块钱买来一个,体积不大,出门也很容易携带。那么有朋友可能会问了,如果自己去旋转相机或者手机,能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呢?如果你想问这个问题,或者心里有这个想法,就证明你还没有理解轨迹延时的原理。我现在摆着一个鼠标垫,然后放置一台相机,我用手去旋转着一个鼠标垫来带动相机运动进行拍摄。首先就要考虑一个问题,我运动的速度是不是匀速的?运动的角度是否是一个圈?更重要的是拍摄延时最少也要半个小时或者一个小时。图片来自网络你愿不愿意不停的去移动鼠标垫持续半个小时或者一个小时,只要你的手稍微歪了一下,那么就前功尽弃了。人类为了偷懒才发明了各种高科技,而我们能偷懒就尽量偷懒,只需要用这些高科技来实现就可以了。这篇文章,主要是跟大家从头讲解了什么是延时摄影演示摄影的一些基础原理和计算公式。手机使用什么软件可以拍摄出更好的延时摄影作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563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