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旋转机 >> 旋转机介绍 >> 磁力泵的检修周期与内容
①检修周期与内容
a.检修周期磁力泵检修周期见表5-30
b.检修内容
(a)小修
a检查各部位的连接螺栓紧固情况,并消除泄漏点。
b检查轴承监测仪是否完好。
c检查清洗系统中的过滤网。
(b)大修
a包括小修内容。
b清洗叶轮和泵壳内腔,检查叶轮的磨损和腐蚀情况,测量前后口环间隙。
c检查碳化硅推力盘、轴承、轴套的磨损情况。
d检查密封罩的腐蚀和磨损情况。
e检查零部件的配合尺寸。
f检查外磁钢对电动机或轴承箱的同心度和垂直度。
g检查外磁转子与内磁转子表面磁感应强度有无变化。
②拆卸前的准备
a.根据检修前设备运行技术状况和状态监测(振动、温度)记录,分析故障的原因和部位,制定详尽的检修技术方案。
b.熟悉设备技术资料。
c.备齐检修所需的工、量、卡具。
d.按规定具备检修条件。
e.各项准备工作应符合安全、环保、质量等方面的要求,如按照Q/SHS.3—《炼油化工企业安全、环境与健康(HSE)管理规范》(试行)中的规定,对检修过程进行必要的危害识别、风险评价、风险控制及环境因素及环境影响分析。
③拆卸与检查
a.拆去附属探头。
b.依次拆下泵壳,拉出内部旋转组件(为克服内外磁转子吸引力作用,需要用力)。
c.将内磁转子从旋转组件中拆下。
d.将轴组件从轴承架内抽出并解体,检查碳化硅轴承、密封罩等磨损和腐蚀情况,并测量记录口环间隙。间隙超差则更换新备件。
c.轴套、轴承不得有磨损伤痕。
f.如果轴承和推力盘已损坏或超出允许的磨损极限则应拆卸轴承及推力盘。
④检修质量标准
a.轴承间隙应按制造厂提供的数据严格控制。一般长径比在0.8~1.2之间的轴承安装间隙应控制在0.1~0.15mm之间,大于0.5mm必须更改。
b.外磁转子与电动机连接后其径向与轴向跳动应小于0.01mm。外磁转子与密封罩体的最大端面跳动为0.25mm,最大径向跳动为0.50mm。
c.用高斯计测量磁性体表面感应强度不得小于初始值的70%。无初始值的可按mT计算。
⑤试车与验收
a.试车前的准备
(a)确认各项检修工作已完成,检修记录齐全,检修质量符合“④检修质量标注”的规定。
(b)设备零部件完整无缺,地脚螺栓等紧固无缺。
(c)附带仪表应灵敏、指示准确、可靠。
(d)若有滚动轴承箱的磁力泵,润滑系统应按设备技术资料中规定加注润滑油。
(e)盘车自如。
(f)泵吸入口的讨滤界清法,各顶工艺准备完毕,具备试车条件。
(g)关闭排出阀,打开吸入阀后打开排气阀充分排气。
(h)点动泵确认泵的转向。
b.试车磁力泵空负荷运行将导致轴承磁性体失磁,故本类泵严禁空负荷运行。磁力泵负载试车的步骤如下。
(a)开启泵前应全开吸入阀,泵内灌满液体,出口管线的排出阀打开约1/4,泵启动后待转速达到额定转速即应全开排出阀。
(b)构查电流值,是否超出设定值。
(c)检查有无杂音和振动,振动值符合SHS—《石油化工旋转机械振动标准》的规定。
(d)检查流量、扬程,应不低于铭牌值的90%;密封罩根部工作温度在磁转子材料允许范围以内。无规定的可按表5-31的要求。
c.验收试车合格,达到完好标准,办理验收手续。验收技术资料如下。
(a)检修质量及缺陷记录。
(b)主要零、部件检修记录。
(c)更换零、部件清单。
(d)结构、尺寸、材质变更审批单。
(e)试车记录。
以上关于磁力泵的检修周期和内容,大家在日常生产中可借鉴其检修方法,在实际生产中还是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大家还有不明白的,欢迎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