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机

世界轻武器奥地利三百年演变史中

发布时间:2022/10/17 10:39:46   

新的起点——卧薪尝胆和工业化成果西流对奥地利步枪发展进入新时代的推进

19世纪初,三皇会战的胜负让整个欧陆局势被彻底洗牌,传统帝国纷纷落马,欧罗巴由新崛起的法兰西第一帝国所挟治。不过,源于游离于大陆之外的英帝国基于突破大陆体系战略持续向欧陆扩散的“第一次工业化革命”成果,以及法国主要同盟俄国对利益分配不公的长久积怨,波拿巴构架的大陆体系并非铁板一块,甚至可以说有些脆弱。

这种牌局之下,是没落的传统欧陆强国尽皆在英国隐匿支持下励精图治、卧薪尝胆,开启新一轮在经济、工业、军事和体制上发展的局面。排除掉覆灭拿破仑狂想的主要成果,这亦为各参与国展开了一个由资本和工业化主导的新时代。

于此之中,便涵盖有放弃皇位的奥地利帝国,以欧洲工业化起始,奥地利军工正式进入第二阶段,新时代中新理念因信息流通化被运用整合,工业化亦让以往无法批量和应用的技术得以实现。

区别于因技术停滞而采用设计加减的以往做法,以武器技术提升来适应更多作战需求成为了新的发展模式,这个由奥帝时期起至基础技术爆发期结束(奥匈解体)的发展阶段,我将其称之为“奥地利步枪的第二个发展时代。”

第二时代——奥帝国时期基于技术全球化出现枪械基础技术爆发的引进和自主设计的发展

在这个时代,由于工业化的发展,奥地利涌现了大量军工企业,其中不乏知名军工支柱斯太尔前身OWG公司等此类的企业,这促进了产业的初步成熟,不过它们在早期都不是武器设计发展最主要的推进者。

作为因工业浪潮而生的大量早期奥军工企业,主要价值是完成初步产业覆盖,一般只事生产,并未融入后世开发等能力,此时的技术推进还是主要依赖个人设计师完成。

另因工业时代信息流通和产业对新技术的适应,基础技术突破很容易得到实现和传播,而奥地利帝国时代早期的发展则就来源于这种形式,其分别包含了对别国发明的击发、米尼弹和膛线等技术的运用。

这些轻武器技术,在奥地利帝国主要产生了以下几款枪型,分别为:

M型步兵火枪、M型奥古斯汀预装火枪和M型洛伦茨步枪。

其中,前者为奥地利最早的击发式火枪,但和所替代的M型火枪一样,早期因弹药技术并未突破,所以只是一种常规的燧发步枪,主要采用长枪身和长枪管的设计,来维持散兵化愈加扩大局面下的远程化精确打击的枪械性能需求。

这种条件下,改进使用效率是一种主流选择,适逢福塞斯开发出了雷汞击发技术,以这类技术进行各种专利规避的击发机构设计便开始层出不穷的自英国涌现,不久后以一种简易铜帽的形式完成了市场化,整个产业开始爆发,这促使这项技术快速扩散,各国包含奥地利均引进了此种技术,融入常规燧发枪后便有了“奥地利M型火枪”。

这款枪械,设计本身并不具备值得说道的细节,只调整了击发机构,铜帽式设计最早源于谁也难以细纠,匹配撞击部分亦只是将加燧石调整为了凿形,其真正的价值只在于那雷汞帽对使用效率的提升。

基于这一点,新火枪可以具备比燧发枪超出两倍的装填、使用效率和初速(深入药室可立即点燃火药)。

在后续,这种各国普及的常规设计成为了枪械基础技术爆发期的起点,效率提升亦成为了枪械改进的主流,德意志两强普鲁士和奥地利的德莱塞和奥古斯汀便均以这种构思进行了现有轻武器的升级。

前者德莱塞结合纸壳定装弹后设计了后拉栓式的后装步枪,而奥地利设计师则眼界小了许多,这也与他们需要更换更多军队武器相关,奥古斯汀只能基于“提升雷汞铜帽效率”这种非整体性的改进性质换装做为设计核心,设计出了M型奥古斯汀预装击发火枪。

这种枪型,远不如前者对于效率的提升,且伴有不少缺陷,因而在不久后便被取缔回归了传统雷帽设计,这种技术断代在后续普奥战争中也是失败的最关键因素之一。

这里奥古斯汀完成的设计,简单来理解就是将受击物(类铜帽)在备战状态时通过锁定机构提前限定在受击位,以节约首次发射时“拿和装”这一流程所浪费时间的结构。

主要以一种针式雷汞击发物协同翻盖式装填机构组成,在备战状态下以针式击发物斜向插入传火孔,在合上翻盖进行锁定,这样遇敌时只需拉开翻盖即可快速完成首次击发。不过,相对常规击发步枪而言,这种设计同时又存在有合盖易引燃针状击发物的缺陷,以及针装击发物内含火药在机构内结垢的问题,存在的设计缺陷较多,因而在不久后便被传统铜帽所取缔。

说起来,这种错误路线的出现存在不少偶然,早期铜帽设计并不带翼,因而装填比较困难,这加上上述提到奥地利需求改良性换代,便促使奥地利没有像它国一样追求更高的目标,只进行了一次低基础的复杂设计革新,最终收获了失败。

不久之后,传统帽式的带翼形式成为了击发帽的最终形态,因为装填效率的大幅提高,以及不具备奥古斯汀那样的各类缺陷和改良成本,这种设计最终被奥地利认可,成为了奥军数十万武器的最终改进方向,上述几型亦被改进为了这种世界上最常见的击发火枪形式。

与此同时,随着英法对于米尼弹和膛线设计的完善和发扬,这些技术也进入了奥地利帝国,随之产生了奥地利在这个时代的最后一款制式步兵枪“M伦洛茨型步枪。”

这款武器名称来自于曾经哈布斯堡奥地利的散兵部队伦洛茨,因彼时常规军散兵化已完全展开,所以名称更多是纪念意义。它的设计改进主要便是上述提到的膛线和锥形米尼弹的加入,以及对常规带翼雷汞铜帽和击发机构的运用,这提升了枪械的性能和装填使用效率,是击发式枪械可做到的上限设计。

此枪型于奥地利问世后,很快被作为新一代全军级制式步枪生产,不过虽可以以旧枪型进行改造,但需调整区块因膛线的加入而增幅巨大,加之订单因军工业不集中和规模小而分散,武器的制造换代进行的很慢,公差也很大,甚至于在普奥战争期间都未完全替换旧型。

这种情况促使普奥战争中奥军因武器弱小产生的许多小败,导致了最终的大败,因而在战后奥匈推行了军工集中化的发展,设计师、军工业和国家首次被结合在了一起,便有了奥匈轻武支柱斯太尔公司的诞生,它使奥地利军工发展正式走向了标准自主化,也为奥步枪发展第二阶段的下半部分拉开了帷幕。

设计集中化——奥匈帝国时期基于军工产业集中化诞生的斯太尔轻武器设计时代

于普奥战争失败后,奥地利国内民族矛盾再显,以匈牙利为首的多个种族爆发独立风向,奥皇选择向匈牙利贵族妥协在年订立了《奥匈折中方案》,以二元掌握权利统治其余,在民族矛盾继续压下积聚的同时,奥匈二元帝国正式建立。

在收获足够利益的条件下,新德意志第二帝国对奥匈态度也逐渐放缓拉拢,奥匈拥有了一个不错的发展机遇,上述提到的各领域及军工整合与革新被正式执行,斯太尔武器逐渐发展为奥匈轻武器军工业的支柱,奥匈时代轻武器的发展均由这新整合的军工重心推进完成。

这其中,对于战争果实的消化是最早的起点,在普奥战争中因后装设计吃了大亏的奥地利在集中化军工资源至斯太尔后,最先着力的便是推进后装步枪设计,这最终产生了奥匈时代的首款制式步枪“M温德尔.霍布尔型步枪。”

这款武器由温德尔和霍布鲁设计,经杰格尔委员会选择成为标准枪型,最后通过斯太尔公司进行批量生产,不过实际上的设计只有后装机构,其余旧枪型在加入温德尔后装机后便被统一算做此种枪型。

它的核心后装设计,类似于英国斯奈德步枪的结构,同样切削枪膛后部空间制造装填部分,但温德尔型是通过将整个区块变成旋转机构来达成开闭膛的,类似于窗户门的伸缩,而斯奈德则是类似翻盖的门式结构,相对而言前者结构更便利。

不过这种非固定的转膛结构也有一些代价,便是击发位置不好对位,所以温德尔击发组是位于右侧的,这让内部撞击组需要设计的更加复杂才能进行击发,使得枪械故障或老化时的维护困难了许多。

这种后装设计在世界范围内属于不好不坏的级别,但比之传统伦洛茨前装枪效率已有了大幅提升,因而被定型后很快就被划出了大量财政进行制造,直到一战时期仍然担任二线主要武器,是奥匈帝国时期生产制造最多的制式步兵枪之一。

在这款枪型过后,接替温德尔型的便是奥匈帝国最著名的一款系列步兵枪“曼利夏(彻)系列步枪。”

这款武器统共五型数十变体,分别为曼利夏M、、、和型四款,均是围绕曼利夏盒式弹仓、漏匣和直拉式枪机这一组核心设计打造的武器。

这些设计来源于弗迪南德的首创,也有说法来自于一次展览会的启发,但不论推广或是自创,这对于世界枪械发展进程的影响都是巨大的,例如德国委员会Gew88型的弹仓设计灵感便来源于此,它同时又影响了后世一大堆枪械的设计,使这些设计成为了后世的主流之一。

其主要通过在弹膛后方开辟足够空间,外接盒式金属弹仓,在保持强度的同时足以容载整体式弹夹;匹配扩大框架至漏匣形态的弹夹设计,枪械可拥有更稳定的供弹,同时这种设计在这种枪型中有匹配的辅助设计,弹尽后整个漏匣会直接失去限制通过弹仓底部孔洞落下(还可以通过弹仓按钮直接整个弹出)。

曼利夏漏匣

并且,所匹配的直拉式枪机也不同于常见弯拉枪机,主要以机匣背部锁扣和向下内部锁定缺口(楔形锁紧)实现简易枪械安全和内部开闭锁;其通过扭转左侧锁扣即可解除拉机柄外限位,在将侧置机柄轻轻上抬即可回正解除内闭锁,随后直线后拉露出枪膛装填后回正时,拉动机柄的手轻微下压即可形成内部闭锁,完成整枪的待击动作。

这种设计,相对于传统德式结构而言更加简易,不过极限削减的安全能力让武器存在一定的隐患。

不过这套设计组合相比同时期的设计有不少优势且缺陷并不严重,类比现有制式武器温德尔更是强出不止一倍,因而面世后很快被选为帝国第二代制式步兵枪,并在后续持续进行改进发展,最终形成了一整个奥地利曼利夏步枪的系列。

这些枪型中,避开上述提到的核心设计,各种改进型主要的调整和区别分别可以统一为以下几条:

1.从型到型的转变,主要源于法国无烟弹的面世,型进行了紧急改进,使用了新的半无烟弹,被重新定型为M型步枪。

2.从型到型的转变,则主要源于因弹药能力提升出现的短卡宾概念和枪机结构对于无烟弹的承受不足,使用了强度更高旋转枪机和更短枪身比的新枪型,在安全性和结构寿命上更优,且更加便携、隐匿和适应更多作战需求,被重新定型为了M型步枪,这一改进型主要供应给骑兵部队使用。

3.从型到型的转变,结构变动基本没有,主要是尺寸和一些外部的微调,相对型则有较大区别,使用的旋转枪机直拉式结构让外部动作通过内部闭锁的形式被彻底取缔,由枪机头在内部自行完成小回转闭锁,外部则只需直拉和直塞动作即可完成开闭膛装填,将使用和装填效率达到了拉栓武器的极致,被定型为M型步枪。

因为设计和90型步枪基本一致,只存在职能和细节区分,所以这一型也被称之为M/95型步枪。

这系列武器,发展至型中止,后续虽还有舍瑙尔和M型等对于内旋弹仓此类技术进行发展的奥匈枪型,但皆不入主流,在一战中奥匈军队使用最多的还是曼利夏系列步枪,这种武器亦是奥匈生产最多的步枪枪型,基本可以代表一战中奥匈士兵轻武器的形象,在帝国解体后也被核心二元所继承。

以设计来看,这系列武器并不落后于同代,甚至在高效率这点上是超越英国的存在,因而一战的惨败奥匈轻武器并不占主要影响因素。

事实上,奥匈解体更多被认为是内部矛盾所致,只拥有1/7人口的匈牙利占了帝国一半权利,却在发展上只起到拖后腿的作用,只有16%工业人口和接近灭亡时才发展的轻军工企业FEG,只能为帝国提供一些基础代工,相对的则是更多民族连基础权利都丧失的局面,这个国家内部甚至连军队语言统一都做不到,因而一战的失败也是必然的。

在一战之后,随着美国诛心地提出了民族自决条例针对奥匈的多民族矛盾,这个传承数百年的欧陆强权被一招解决,奥地利步枪的第二个发展阶段也自此刻正式结束。

本篇完——本系列待续

奥地利步枪发展的三个阶段已完结前中篇,后续更新奥地利在一战解体后的发展,尽请期待。#轻武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197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