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机

中国海军空警600再亮相采用绿白色涂装

发布时间:2025/5/27 12:01:57   
空警-

空警-是中国第一款舰载固定翼预警机,它服役后中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二个拥有舰载固定翼预警机的国家。

随着福建舰的下水,空警-开始了相当频繁的试飞验证工作。在福建舰下水差不多一个月后,空警-再度亮相,再次引来了很多人的讨论。

空警-这次亮相的时候采用了绿白色的涂装,能看出它优化了座舱,让机组人员拥有了更好的视野。

不过空警-这次最惹人注意的地方还是它的涂装和机头造型,有不少人吐槽空警-的机头酷似萝卜,这萝卜的品种还是翘头青。

其实在我国给福建舰准备的一系列战机中,对空警-的保密性最高。在弹射版歼-15早有消息,歼-5也有多张照片曝光的情况下,网上能搜集到的空警-的资料相当乏善可陈。

目前已知的信息有:空警-长18米左右,翼展长度25米左右,空重25吨,总重0吨,用的是一型单面旋转的有源相控阵雷达,并于年8月份左右实现了首飞,总设计师是段卓毅,目前可能已经生产了5架试验机型。

舰载固定翼预警机的历史

舰载固定翼预警机的历史其实相当久远,早在二战还没有结束时就已经有了发展的苗头。

在年,美国将AN/APS-20A雷达装上了TBF鱼雷轰炸机,造出了舰载固定翼预警机的雏形——TBM-W预警机。

之后美国很快认识到了舰载固定翼预警机的价值,开始在这方面不断投入,后又研发出了E-1预警机和E-2系列预警机。

世界上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款“海盘子”,就是美国的E-1了。

这款预警机只有预警功能,后来又有人提出了让预警机搭载一部分指挥能力,于是美国又开始研究E-2预警机系列。E-2共有ABCD四个型号,其中E-2D是美国现在主役的舰载固定翼预警机,也是在役的最先进的舰载固定翼预警机。

看到美国在研究舰载固定翼预警机,其它国家自然也不肯示弱,于是苏联在上世纪时也提出了几款舰载固定翼预警机的设计方案,像P-42RLDN、雅克-44RLD以及安-71。

不过这几款预警机项目都随着苏联的解体最终搁浅,如今仅有一些试验原型机摆放在苏联加盟国的军事博物馆中。

舰载固定翼预警机的门槛

直到现在,除了已经有舰载固定翼直升机服役的美国和即将服役的中国,其它国家都很难造出这东西了。其原因也是多种多样,首先自然是它的技术门槛很高。

现代的舰载固定翼预警机不单单承担预警功能,还得承担指挥功能。它最大的价值是能和战斗机实现数据链直连,让战斗机在全程不开雷达的情况下悄悄打击敌人。

单就这一项技术门槛,全世界能做到的国家就不超过10个。其次,舰载固定翼预警机要想上舰,航母必须得大。

这种舰载预警机空重就20来吨,降落在一般小航母上的时候一砸一个坑。此外它还非常占地方,小航母机库里装一架舰载固定翼预警机,能少装7~8架舰载战斗机。

最后是舰载固定翼预警机有这么大的重量,滑跃起飞根本飞不起来,基本只有弹射器能让它实现在航母上起飞。就算强行上滑跃它也得在燃油量上有所妥协,大大降低它的续航能力。

所以在解决了技术门槛,有了较大型航母,且航母使用弹射器的国家,除了有尼米兹级和福特级航母的美国,就只有福建舰即将服役的中国了。

其它国家没法跨过这些门槛就只能退而求其次,使用舰载预警直升机。其实之前我国也一直在使用舰载预警直升机,像我国的直-18Y预警机,滞空时间能达到5小时,就舰载预警直升机领域来说,它的性能属于上层偏中的水平。

不过放在高烈度的海上空战中,它的性能就很不足了。像我国的歼-15,作战半径公里,直-18Y的最大航程也就公里左右,在战争中根本跟不上歼-15的作战节奏。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空警-服役的重要性,它的服役是中国海军迈向深海的标志之一,是中国将陆地上的空战体系搬到了海上。

而它作为中国第一款舰载固定翼预警机,不会是中国最后一款。

目前像空警-这样的涡桨预警机在速度等方面有很大不足,进入高烈度战争后生存能力较差。美国之所以把E-2这样的涡桨预警机用了几十年是因为苏联没了,我国之所以要研究空警-这样的涡桨预警机是因为要先解决有无的问题。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中美之间会就舰载固定翼预警机投入相当多的资源。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869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