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机

非标自动化设计开发流程及建模技巧

发布时间:2022/9/17 18:39:06   
北京治疗荨麻疹好医院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8595950.html

现对非标自动化设备机械设计行业知识点,2D/3D建模技巧及开发流程,设计经验,汇总做一个介绍。

其中设备开发流程对于每家公司都不一样,但大体结构流程应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一、确定开发项目、了解客户需求

1.产品品质要求(检测基准,工艺流程,组装精度)

2.设备生产效率要求(CT,UPH等)

3.设备工作环境(防震,防噪音,防静电,温度湿度,备品使用寿命)

二、分析产品

1.了解产品生产工艺

2.了解产品各方面尺寸要求及来料情况

3.与客户沟通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4.设备使用地点的技术参数

三、拟定方案

工程人员讨论、分析作出设备方案,方案包括:

1.设备示意图(整体示意图,局部示意图)

2.各部分机构简介

3.动作说明

4.设备技术参数

四、方案审核

由工程人员组成审核组,对方案进行审核,审核内容包括:

1.设备可行性评估

2.设备成本评估

3.设备生产效率的评估

4.各部分结构可行性评估

五、方案整改

对方案审核中讨论出的问题进行整改。

六、客户确定设计方案

设计方案交由客户,客户根据需求,对方案进行最后确定。

七、设计开发

由工程部安排工程师进行机构设计,作出机器装配图、零件图(零件标注按国家标准)

选出执行元器件、电控配件并列出加工零件清单和标准件请购单,动作说明书。

八、机构审核

由工程人员组成审核组,对所设计出的图纸进行审核,审核内容包括:

(1)机器结构配合是否合理:功能性(能力和精度)、稳定性、安全性、人性化(操作的便利性)和外观性。

(2)所设计机器生产效率是否符合客户需求。

(3)机器造价。

(4)各部分机构应简单易于调试、维修。

(5)各部分零件应尽量简单易于加工。

(6)各执行元件选用是否合理。

九、零件加工及标准件采购

1.零件加工部零件图进行机器零件加工(零件加工必须严格按照零件图上所示,零件精度,加工工艺进行加工,保证零件精度及零件加工工艺)。

2.采购人员按照标准件清单,联系供应商进行标准件采购

十、加工零件及标准件检验入库

检验人员按照零件图及标准件清单,检验加工零件的尺寸精度,加工工艺,标准件的型号、安装尺寸进行检验,合格后交由仓管人员入库

十一、机器组装

1.由装配部安排人员进行机器组装调试,装配人员按照加工零件清单及标准件清单,到仓库领取加工零件及标准件。

2.装配人员严格按照装配图,进行机器组装:

a).各部分零件,执行元件组装是否正确

b).各活动部件活动顺畅,无干涉

c).所有的紧固件和接头联结,确保紧固到位,联结可靠

3.工控部安排电气工程师按照动作说明书进行机器配电,机器程序编写及调试

十二、机器调试

装配人员按照客户提供的产品工程图进行机器调试,调试完成后打样,交客户确定其产品品质

十三、包装出货

1.检查所有的紧固件和接头联结,确保紧固到位,联结可靠

2.清洁设备外表,粘贴必要的标牌和标示

3.标明拆分位置,理顺拆分管线路,合理拆分设备

4.必要的防护(防锈、防潮)措施。

5.准备好机器备件,操作说明书,接线图及其他技术资料

3D建模技巧汇总:

一、建模

(一)草图

1.在草图一定要完全约束,否则极有可能出问题

2.能够用几何约束的,尽量不用尺寸关系

3.先给形状尺寸,再给定位尺寸;先给大尺寸,再给小尺寸,这样图形不容易跑.

4.草图尽量简单,可以被多次引用也不见得是坏事。

5.轴类的零件要指定“中心线”,结构简单的用“旋转”来生成

6.草图中参考线必须定义成构造线或中心线以区别于实线

7.草图时尽量引用坐标轴和坐标面作参考

8.草图中的尺寸信息应和工程图中的一致(即有公差的必须在草图中就要输入)

(二)造型

1.造型的基本顺序规则是‘如何制造如何建模’,造型最好和现有的加工工艺连接,但在做较复杂的零件造型时,有意识的把一些特征放到最后(如扫掠、放样、数量大的阵列等);这样可以方便的临时抑制这些特征,改善模型修改、装配的速度。一个模型可能有多种方法完成,选择的标准应该是体现工艺路线

2.造型的时候.能拉伸多次完成的尽量不要在一份草图中完成.要不后期更改,补充很麻烦,草绘造型的时候,尽量(面)对称,拉伸也是,这样装配就好办了

3.做特征时,能做拉伸完成的就不要采用放样;

4.能够在零件环境形成的特征,就要避免在草图形成。(不要在草图中做倒角和倒圆,应在模型基本完成后采用加特征的方式去做。)有意识的把一些特征放到最后:

1)孔,最好用孔特征完成,这样在装配时可以使用零部件特征阵列

2)阵列孔、均布孔等用于装配标准件或零件的孔,就一定要用特征级的阵列将孔做出。而不是用草图级的阵列,最后一次性打孔。

5.画零件时尽量对特征阵列,而不是在草图中阵列。

6.建模多用脑,多站在加工制造的角度建立

7.回转体的工作轴最好是采用“原点+XY面(或其他坐标面)”来定义,工作面定义时也尽量以坐标面为基准来定义;轴类件一定使用旋转,方便设计也修改,最好使用拉伸。

8.尽量减少阵列的数量,如果真实零件中有个特征的阵列,你可以只做4个或几个,至于工程图吗用国标中的简化画法,会大大提高软件运行速度,

9.多使用转换实体引用,这样关联性会很好。

10.对常用的特征,最好做成库特征,可以大幅度提高效率;

11.新建零件时少把零件基准面建立在其它零件平面表面上,对于新产品设计来说把新建零件的基准面建立在其它零件平面表面上比较方便,但在后面修改其它零件由于参照的特征丢失将会有不少的麻烦

12.多用方程式尺寸,但应对方程式尺寸加详细说明

二、装配

1.设计前最好画一个装配布局草图,便于零件建模时参数传递,也便于设计的修改。设计过程,尽量遵照先概念设计一个大体总装图,再投影出几个大的零件的草图块。然后单独设计有些零碎的东西,最后再装配成装配图。

2.用迈迪三维工具设计齿轮时,齿轮键槽孔不必用迈迪工具生成,因为可以快点建模

3.装配配合关系应用根据事先建立的规则重命名以便日后辩认

4.尽量不做真实弹簧类零件的建模,会很慢,按照简易画法来也不坏.(

5.装配体中所有零件尽量全约束

6.对经常使用的零件或装配件,多总结,制作成系列零件设计表,如标准件一样,供自己随用随修改。

7.在作图时要根据零件在装配中的作用有选择的用转换实体引用,这样的话,做装配图很方便,修改起来也很方便。不要因转换实体引用好,就在装配图里全用转换实体引用,这样会在在后期做运动仿真会麻烦的。

8.能使用阵列,就不要使用镜像,特别是装配图中重复的零件。用过的人能体会不少

9.利用模型空间的默认坐标系作为基准,无论结构多复杂,都能够找到装配关系。装配时草图也可参与装配,往往共有的草图装配来的更加轻松。

10.装配图最好能分成几个子装配层次,尽量和装配图的系统坐标系组成装配关系。这样以后替换零件时会很方便

11.如果你喜欢自顶向下的设计思路,那么尽量不要用现有的几何元素投影去画草图,而要先制作基准轴线或者基准平面,然后再利用这些基准元素去投影画草图。否则,零件多时,改动一个尺寸会导致很多地方失去连结。然后不停的报错。

12.大装配还是使用大内存,64位软件,比较稳定,或者每分按一下Ctrl+S,如果你新建了个装配做了半天,结果你没保存,solidworks崩溃了,那感觉我就不说了

13.装配最好和真实的装配过程相一致.

14.几个人在做一个项目时,要合理分工,包括标准件的位置。总装可先构好,多人的零件要随时更新,零件能尽量通用,这样能确保部件更新时装配关系不丢失。

15.装配件中必须有固定件(基体),通常为第一个装配体,且装配的坐标应重合16.做大装配项目设计前的准备:1)建立项目2)做好布局草图。3)按标准,科学的编制零、部件目录表4)建模一定的关联草图中的数据,通过转换实体引用来实现。5)建模结束要零件文件中的属性定义添全,特别是名称和图号要和目录表统一,无图档编号也要有序不允许有重复名档存在。6)出工程图用带链接数据的模板,每个文件一张图纸,便于今后管理。

三、工程图

1.在模型文件绘制草图时,要像工程图一样标注尺寸。在工程图里面就会有更多的相同结构的关联尺寸可用。

2.在整个设计进行前,最好有个统一的给零部件命名的思路,否则,等你出工程图时,麻烦就多了!9B*a3p!B*D-a#c3]+T4NE

3.出工程图前,得做好横竖几种大小,但风格一致的模板,否则,你要想出百八十个图时,你就死定了f

4.零件建模前一定要想好装配关系,尽可能将配合关系在草图中表达清楚,对出工程图有很大帮助。

5.草图中尺寸的标注时,要尽量按照容易在工程图中引用的方式标。工程图尽量引用零件的模型尺寸,万不得已可以添加注解,这样可以加快速度。还有一些公差尺寸尽量在零件草图中标注,不要在工程图中添加。

6.少用默认的“自动生成中心线”,因为软件默认圆角也有中心线,一定要自定义自动生成中心线的特征类型

7.能用到“获得模型尺寸”的时要尽量用。

8.标题栏和明细表中的信息应尽量链接到模型文件中属性定义,这样可以全自动填写标题栏和明细表。

Solidworks装配体中配合经验汇总:

1.快捷配合

这是一种很常用的配合方式,特别是单独做一两个零件的标准配合的时候,就没必要去打开配合命令了。方法是先按住Ctrl键,然后分别选中2个要配合零件的目标面,即可弹出快捷配合栏,并且软件会智能判断最可能出现的配合类型以虚线方框显示,方便自己确认,当然这时也可以选择配合命令,来使用其他配合类型;

而且这种操作方式不仅对标准配合类型有效,更方便的是对一些高级配合的快速识别,比如“宽度”、“对称”等,这样就不用自己去分组选择了。

2.智能配合

这也是一种常用的配合方式,针对单个零件配合效率特别高。方法是先按住Alt键,然后选中第一个要配合零件的目标面A(一般为较小的那个零件,而且是可活动的),拖动它,这时会进入半透明的只能配合状态,继续拖动到第二哥要配合的目标面B(一般为固定的零件),即可只能吸附上去,确认位置后放手,会弹出快捷配合栏,并且软件已经只能选择最恰当的配合类型了,最后打钩确认即可。

3.配合参考

说直观点就是预定义的配合,这种方式对于要制作常用的设计零件库来说非常有必要,能大大提高设计库的使用效率,其实我们toolbox里面的标准件都是做了这种配合参考,所以使用起来很方便,比如单个拖动螺钉打到孔上,会自动吸附并配合,所以我们自己制作的设计库零件也能达到这种效果,只要加上“配合参考”就可以实现。

4.预览窗口

有时候在一个比较大的装配体上安装比较小的零件时,为了配合它的不同面,需要旋转整个装配体,会显得很麻烦,而且可能由于显卡性能有限,会感觉比较卡顿,或者做着做着,这个小零件突然消失不见了,这样效率很低下,此事就可以考虑用预览窗口的方式,孤立这个小零件来操作,然后我们可以单独操作它,会很方便、直观。

5.磁力配合

这是版新增的强大功能,在版中又得到了进一步增强。这对于有些客户做比较大型的装配体,但配合目标又比较清晰明确的,会显得非常高效,特别是做工厂布局类的话,我们只需前期在一些主要机构上定义连接点,其后插入到装配体时,靠近的连接点会有“磁力”吸引到一起,达成一种特殊磁力配合,故而得名。在不锁定配合时还可以随时调整方案布局,非常轻松。

6.选择透明

其实大家应该已经发现,在使用新版“配合”命令时,默认选择第一个零件时它会自动透明(版以上),这样就很方便选择被它遮住的小零件了。

要善于使用快捷键Tab、Shift、Ctrl和Alt。

举几个例子(以下例子都基于SW,所列快捷键全部都是系统默认的,无需设置)

一、你想隐藏装配体里头的某个零件怎么办?右键点击零件或者树状图中的零件名字,然后点眼镜那个图标?No,No,No。你只需要把鼠标放到那个零件上,按一下tab,隐藏了!

二、隐藏了想恢复怎么办?你只需要把鼠标对准隐藏零件的位置,按shift+tab,零件就回来了!

三、你想在装配体树状图里拖动子装配体的位置,直接拖?会变成另外一个子装配体的子装配体怎么办?按住Alt拖动,搞定!

四、拖动工程图视图总得把鼠标移动到视图边缘?按住Alt,点视图内部的任意一点就可以拖动!

五、装配体配合总是要一个一个选平面选圆柱面好麻烦怎么办?Alt键可以进行快速配合,比如按住Alt,同时拖动一个轴类零件一端的圆弧,拖到另一个孔类零件的圆弧上,你会发现两个圆柱面自动有了同心的标志,还可以有同心且共面的标志(出现这一类的标志的时候就可以松开Alt键了,一直按着也怪累的^__^)

1.这样拖放的零件,会自动添加同轴心/共面/同轴心且共面等等配合,省去一个一个点选配合的面/线的时间。同时,在这种模式下,还可以使用Tab键切换配合的方向(即“反转配合对齐”功能)。

2.如果你是用模型项目功能生成的工程图尺寸,你发现有一个尺寸放到另一个视图更合适,你只需要按住shift,将该尺寸拖过去即可。

3.在工程图里加一条草图线,软件总是自动捕捉一些我们其实不想要的几何关系,怎么办?按住Ctrl键,所有的捕捉关系都暂时不起作用了。此外,在生成剖面视图时,按住Ctrl键,可以解除视图和父视图的对齐关系(其实生成任何视图的时候按住Ctrl都可以解除对齐关系)

4.由于某些零件设置为透明,导致想选择该零件的面时总是会选到零件后面其他不透明零件上的面,怎么破?按住Shift选择完破。

5.你想选择零件里头的所有边线/顶点/面?点一条边线/顶点/面,然后按Ctrl+A试试。

6.Ctrl+C,Ctrl+V不光能复制文本,还可以复制特征,比如把倒角特征复制到别的边上去。当然了,不是所有特征都可以自由复制粘贴,有些需要一些条件,有些则完全不能复制。

7.3D草图里,我们很多时候需要在XY,YZ,ZX平面来回切换,按一下Tab键就可以了。

8.当你需要将三维模型旋转到一个特定的角度(不是上下前后左右视图,也不是等轴测/二角等轴测)可以试试在以上的标准视图或者“正视于”某平面的基础上,按Alt/Shift/Ctrl+方向键试试(三个快捷键分别代表滚转/旋转/平移)。

非标自动化设备设计,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如下:

建模造型技巧,

建模装配技巧,

3D草图技巧,

2D工程图技巧,

加工件标准件BOM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158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