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旋转机 >> 旋转机市场 >> 多孔砖墙砌体砌筑技术施工工艺
多孔砖墙砌体砌筑技术施工工艺
一、工艺流程
测量放线--砖浇水--立皮数杆--砂浆搅拌--砌筑--试验
1测量放线
以结构施工内控点为依据,按设计要求,在楼地面上弹好墙身线、门窗洞口位置线(特殊标识),并认真核对窗间墙、垛尺寸,按其长度排砖。
2砖浇水
常温施工时,烧结多孔砖应提前1~2d浇水湿润,含水率宜为60%~70%;混凝土多孔砖不宜浇水湿润。冬期施工或气温低于0℃时,砖不得浇水,但必须增大砂浆稠度。
3立皮数杆
按室内地坪在所砌墙的两端立好皮数杆,同时除墙体转角及交接处全立外,其他地方间距宜不大于15m。
4砂浆搅拌
优先采用预拌砂浆。现场拌制砂浆应采用机械搅拌,搅拌时间自投料完起算,水泥砂浆和水泥混合砂浆不应少于2min;采用水泥粉煤灰砂浆和掺用外加剂的砂浆,不应少于3min;掺液体增塑剂的砂浆,应先将水泥、砂干拌混合均匀后,将添加增塑剂的拌合水倒入干混砂浆中继续搅拌;掺固体增塑剂的砂浆,应先将水泥、砂和增塑剂干拌混合均匀后,将拌合水倒入其中继续搅拌。从加水开始,搅拌时间不应少于3.5min。预拌砂浆的搅拌时间应符合有关技术标准或产品说明书的要求。
所用配合比应采用质量比,计量精度应控制在水泥及各种外加剂配料的允许偏差为±2%,砂、粉煤灰、石灰膏配料的允许偏差为±5%以内。砂子计量时,应扣除其含水量对配料的影响。
5砌筑
5.1组砌方法:方形多孔砖一般采用全顺砌法,上下皮垂直灰缝应相互错开1/2砖长。矩形多孔砖宜采用一顺一丁或梅花丁的砌筑方式,上下皮垂直灰缝应相互错开1/4砖长。
5.2排砖:摞底砖时,根据弹好的门窗洞口位置线,认真核对窗间墙、垛尺寸,如不符合模数,应全盘考虑,会同设计单位定出门窗洞口位置尺寸,并注意暖卫立管安装及门窗开启不受影响。方形多孔砖墙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加砌配砖(半砖),配砖分别位于转角和交接处的外侧。
5.3盘角:砌砖前应根据组砌方法、排砖要求进行盘角,及时靠平吊正。对照皮数杆的砖层和标高,控制好灰缝大小,大角盘好后复查一次,无误后方可挂线砌墙。
5.4挂线:砌筑一砖及以上厚墙应双面挂线,当多人砌长墙使用一根通线时,中间应设几个支线点,小线要拉紧。每皮砖均要穿线看平,使水平灰缝均匀一致,平直通顺。
5.5砌砖:
1砌砖宜采用“三一砌砖法”(即一铲灰,一块砖,一挤揉),满铺满挤,确保砂浆饱满。砌砖时应将砖放平,并做到“上跟线,下对棱,左右相邻要对齐”。水平灰缝厚度和竖向灰缝宽度宜为10mm,但不应小于8mm,也不应大于12mm。清水墙不得在上部随意变活、乱缝,当砌完一步架高时,沿水平方向每隔2m左右,在丁砖立棱位置弹两道垂直线分段控制游丁走缝。
2现场搅拌的砂浆应随拌随用,拌制的砂浆应在3h内使用完毕;当施工期间最高气温超过30℃时,应在2h内使用完毕。对掺用缓凝剂的砂浆,其使用时间可根据其缓凝时间的试验结果确定。
3清水墙应随砌随压缝,勾缝深度应深浅一致,深度宜为8~10mm,并将墙面清扫干净。混水砖墙应及时将舌头灰刮净。
4留槎:砖墙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在抗震设防烈度8度及以上地区,对不能同时砌筑的临时间断处应留斜槎,多孔砖砌体的斜槎长高比不应小于1/2,斜槎高度不得超过一步脚手架高度。
砖砌体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对非抗震设防及在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7度地区的临时间断处,当不能留斜槎时,除转角处外,可留直槎,但应做成凸槎,并应沿墙高每mm加设拉结筋,且竖向间距偏差不应超过mm。拉结筋数量为每mm墙厚16(墙厚mm设2φ6),埋入长度从留槎处算起每边均不少于mm(非抗震区)或0mm(设防烈度6度、7度抗震区);末端应设90°弯钩。施工洞口处亦应按此要求预埋拉结筋,上部应加预制钢筋混凝土过梁,洞口净宽不应大于0mm,其侧边离交接处墙面不应小于mm。砌体接槎时,必须将接槎处清理干净,浇水湿润,并应填实砂浆,保持灰缝平直。
5过梁、梁垫安装:其标高、位置及型号必须准确,支座上砂浆铺平垫满。如铺灰厚度超过20mm时,应用豆石混凝土铺垫。过梁两端支撑点长度应一致并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
6木砖安砌:木砖应提前做好防腐处理,预埋时小头朝外,大头向内,其数量视洞口高度确定。洞口高在0mm以内,每边放2块;高0~mm,每边放3块:高~mm每边放4块,埋设位置一般在洞口上下四皮砖各放一块,中间均匀布置。对mm厚墙可用混凝土预制,以防不牢。
7预留孔洞及穿墙管道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不得事后剔凿。电线管开槽必须弹线,用切割机切割。宽度超过mm的洞口应设置预制钢筋混凝土过梁。
8构造柱做法:与构造柱连接处砖墙应砌成先退后进马牙槎,每个马牙槎沿高度方向的尺寸宜为mm,凹凸尺寸宜为60mm,凸槎下端切45°斜角。砌体与构造柱间应沿墙高每mm设拉结钢筋,钢筋数量及伸入墙内长度应满足设计要求。拉结筋数量为每mm墙厚应设置16(墙厚为mm时设2φ6),埋入长度从留槎处算起每边均不应少于mm(非抗震区)或0mm(设防烈度6度、7度抗震区),末端应设90°弯钩。
9砌筑完每一楼层后,应校核砌体的轴线和标高,保证其偏差在允许范围内。
6试验
砂浆应按规定做稠度试验和强度试块,砂浆试样在搅拌机出料口随机取样制作,砌筑砂浆的验收批,同一类型、同一强度等级的砂浆试块不应少于3组。一组试样应在同一盘砂浆中制作,同一搅拌盘内砂浆不得制作一组以上的砂浆试块。每一检验批且不超过m3砌体中,每台搅拌机同一类型及同一强度等级砂浆应至少检验一次,如强度等级、配合比或原材料有变化时,还应制作试块。
预拌砂浆应在卸料过程中的中间部位随机取样。
组砌正确、错缝搭接二、质量标准
1主控项目
1.1多孔砖和砂浆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1.2砌体水平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得低于80%;砖柱水平灰缝和竖向灰缝饱满度不得低于90%。
1.3多孔砖砌体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严禁无可靠措施的内外墙分砌施工。在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及8度以上地区,对不能同时砌筑而又必须留置的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槎,斜槎水平投影长度不应小于高度的2/3,斜槎高度不得超过一步脚手架的高度。
2一般项目
2.1多孔砖砌体组砌方法应正确,内外搭砌,上下错缝。清水墙、窗间墙无通缝。
2.2多孔砖砌体的灰缝应横平竖直,厚薄均匀,水平灰缝厚度及竖向灰缝宽度宜为10mm,但不应小于8mm,也不应大于12mm。
2.3多孔砖砌体尺寸、位置的允许偏差及检验应符合下表规定。
三、成品保护
1安拆脚手架、模板或吊放构件时,指挥人员和吊车司机应密切配合,防止碰撞已砌好的墙面。
2墙体拉结筋、抗震构造柱钢筋、各种预埋件及暖卫、电气管线等,均应注意保护,不得任意拆改和损坏。
3砂浆稠度应适宜,砌墙时防止砂浆溅脏墙面;在临时出入洞口或料第架周围,应用草垫、木板或塑料薄膜覆盖。
4窗台板、过梁安装应事先坐浆,不得随意砸墙,塞安构件。
5电气埋管应尽量预留,当未预留或需要改变位置,应用切割机割缝,再用錾子轻剔,不得直接凿剔。
6尚未安装或浇筑楼板、屋面板的墙和柱,当可能遇到大风时,应采取临时加固措施,以确保墙和柱的稳定性。
7砖砌体施工时,楼面和屋面施工荷载不得超过板的活荷载允许值。
四、工程质量
1加强现场材料管理,严禁不同品种的水泥混合堆放或使用。
2砂浆配合比必须经试验室试配确定,严禁凭经验确定。
3配制砂浆严禁使用脱水硬化的石灰膏。严禁消石灰粉直接用于砌筑砂浆中。使用外加剂必须具备产品说明书及出厂合格证,并经砂浆性能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4砂浆试块应进行标准养护。
5皮数杆是控制结构各部位竖向构造变化的标尺,必须按要求设立。
6为了减少不均匀沉降和应力集中,砌体相邻工作段的高度差,不得超过一个楼层的高度,也不宜大于4m;砌体临时间断处的高度差,不得超过一步脚手架高度。
7必须按设计规定的间距和宽度留置变形缝,缝内垃圾及时清理干净,施工中注意防护。
8搁置楼板的山墙如有不平必须采用同圈梁强度等级的细石混凝土补平,严禁采用镶砖补缺。
9实践证明“三一”砌砖法是提高砌体砌筑质量的有效方法,严禁采用铺长灰,摆砖贴心的方法,若采用铺灰法砌筑,铺灰长度不得超过mm。
10为了保证砌体质量,下列墙体或部位不得留脚手眼,脚手眼封堵必须采用同砌体强度一致的砖,并保证砂浆填塞密实。
amm厚砖墙和独立柱。b过梁上与过梁成60°角的三角形范围及过梁净跨度1/2的高度范围内。c宽度小于1m的窗间墙。d砖砌体的门窗洞口两侧mm和转角处mm的范围内。e梁和梁垫下及其左右各mm的范围内。f设计不允许设置脚手眼的部位。
11构造柱处马牙槎砌砖宜切45°斜角,以使混凝土灌注密实。
12应注意的质量通病:
a基础墙与上部墙错台,墙身轴线移位。b清水墙游丁走缝超标准。c灰缝大小不匀,同一皮砖层的标高不一致。d混水墙面造成通缝,表面粗糙。e清水墙面勾缝污染。f构造柱两侧马牙槎不统一,构造柱烂根。
五、安全施工
1停放机械场地的土质要坚实,雨期施工应有排水措施,防止地面下沉造成机械倾斜。
2施工前必须检查操作环境是否符合安全要求,道路是否畅通,机具是否完好牢固,安全设施和防护用品是否齐全,经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施工。
3墙身砌筑高度超过1.2m时,应搭设脚手架。在一层以上或高度超过3m时,采用里脚手架并支搭安全网,采用外脚手架时,应设护身栏杆和挡脚板。
4脚手架上堆料量不得超过规定荷载,堆砖高度不得超过3层侧砖。同一块脚手板上的操作人员不应超过2人。
5不准站在墙上做划线、刮缝及清扫墙面或检查大角垂直等工作。
6砍砖应面向内侧,防止碎砖跳出伤人。
7起重机吊砖要用吊笼,砂浆料斗不能装得过满,吊车臂旋转到架子上时,砌筑人员要暂停操作,不得在吊臂下停留。
8禁止用手抛砖,人工传递时应稳递稳接。
六、绿色环保
1现场材料应堆放整齐,进行必要的苫盖,防止扬尘。水泥应存入水泥库房,并有防潮措施。
2因砂浆搅拌而产生的污水应经过滤后排人指定地点。
3砂浆搅拌机的运行噪声应控制在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范围内。
4在砂浆搅拌、运输、使用过程中,遗漏的砂浆应及时回收处理。
5施工场地实行封闭化,主要道路硬化,易起尘的施工面及时洒水圆挡,保证现场扬尘排放达标。
6固体废物实现分类存放,有效管理,提高回收利用率。生产和生用水分类排放。
7车辆运输不超载,出入冲洗车轮,保证运输无遗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