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旋转机 >> 旋转机发展 >> 为他们点赞年度辽阳石
在你我身边
有这样一群年轻人
他们用青春力量
助推辽阳石化高质量发展
他们用拼搏奉献
践行青春担当
他们
理想信念坚定
作风品格优良
工作业绩突出
他们就是我们寻找的
-年度辽阳石化公司“十大杰出青年”
为充分发挥青年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集中展示公司优秀青年的精神品格、价值追求和时代风采,用榜样的力量激励青年员工不负韶华、砥砺前行、再立新功,公司工会、公司团委组织开展了-年度辽阳石化公司“十大杰出青年”评选工作。经过前期单位推荐、组织评审等程序,遴选产生了20名正式候选人,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他们吧!
他是基层一线的青年班长。于亮同志伴随汽油地付装置一起成长,在装置建设全面铺开期间,现场的每个角落都能看到他的身影。他敬业奉献,接到加急作业,干到后半夜都是家常便饭。装置开车后,他凭借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多次发现重大隐患。年10月,他发现控制室内油气回收系统操作界面吸收塔瞬间液位超高紧急报警,在启动富液泵处理无效后,立即对油气回收处理系统进行全面排查,最终他从油气回收系统一直排查到储罐远端发现一个安全报警的SIS系统电磁控制阀处于故障状态,引发进料气动阀关闭,他立即上报维修,同时紧急手动启动气动阀,避免了一起严重的事故发生。
他是能打硬仗的西北汉子。年毕业后,马亮同志从老家甘肃来到辽阳石化,他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将无悔青春献给火热的电气事业。他全程参与了油化厂电气车间加氢10kV变电站的建设工作,并以第二值班员的身份圆满完成首次变电站受电的操作任务。他负责车间技术运行管理和继电保护培训工作,重新核算优化车间变电器、高压电机保护定值90余处,完善继电保护配置图、阻抗图等技术资料10余份,提升了电气设备运行稳定性。大检修期间,他负责组织和协调全车间的继电保护试验工作,试验周期紧、任务重,他与试验单位反复沟通,及时解决试验中出现的问题,高效完成了面电气柜的试验工作。
他是业务精湛的技师班长。年深夜,王迪在巡检中突然发现硫磺装置鼓风机流量大幅度波动、联锁XV阀不停闪烁,他判断是联锁出了故障,迅速将电磁阀逐个改到手动状态稳定操作,并将电磁阀在开启状态时断电,保证电磁阀处于全开状态,燃料气供气正常,生产恢复平稳,避免了一起安全事故的发生。年的一晚,王迪巡检走到汽提单元时,一股异味扑面而来,他根据经验判断一定是哪里发生了泄露,他迅速佩戴好空气呼吸器开始仔细寻找泄漏点,最终发现酸性气冷却器发生泄露,他立刻指挥班组成员对汽提部分紧急停车,开展修复工作,并在下班前重新完成开车,保证了生产安全。
她是公司聚酯领域的科技研发骨干。毕业参加工作的年,正逢PETG共聚酯项目启动,她便一头扎进这项“卡脖子”项目攻关中。从小试聚合实验评价到开发第二代催化剂配方,多项科研实验和论证方案都有她的身影。年,她对PETG生产基础理论、聚合工艺设备和加工测试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和反复计算,终于与团队一起攻克了产品雾度高、底色黄两大难题,成功开发出第三代高效催化剂配方及配套工艺,并实现了成果转化。年,她承担起“NPG改性共聚酯”课题,仅用2个月就带领团队自主研发出NPG改性共聚酯的工业化生产技术,仅用3天就一次性打通工业生产全流程,产出吨NPG改性共聚酯新产品,为公司科研再填一抹亮色。
他是废酸再生装置长周期运行的推动者。年王华伟参与到俄油改造项目建设中后,在烷基化、废酸再生、PSA三套装置开工准备及投料试车期间连续3个月吃住在厂里,拼命工作,最终成功实现了PSA装置提前10天开车成功。他不断摸索总结、改进装置运行方案,最终实现废酸再生装置高质量运行天的长周期运行目标,创造了装置开车以来最好运行水平,实现装置一年一检修,并在稳定运行的同时大幅度降低了废酸外送量,做到了应急抢修、临时检修和生产运行中“零伤害,零事故,零污染”。
他是空分装置青年技术骨干。来到空分二车间后,王皓立扎根一线,探索并总结设备可靠性经验,共撰写论文7篇,其中3篇荣获公司科协优秀论文一等奖。年11月,C空压机运行出现异常振动情况,对装置长周期稳定供能造成影响。他主动请缨,白天深入现场分析空压机振值增大原因,晚上对数据仔细研究比对,最终提出针对性措施,用技术手段有效解决了机组问题。今年3月,空分出水冷塔空气压力低导致装置联锁停车,他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深入查找、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查阅图纸、资料,拿出了问题解决措施,最终“啃”下了这块制约平稳运行的硬骨头,为装置尽快恢复生产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他是实战打磨出的聚丙烯“干将”。聚丙烯车间生产准备期间,他每天穿梭于各类机泵试运、压缩机联运现场。联运时车间发现12台泵出现机械密封泄露、电机有异常声响、口环研磨等问题,他一一查验,根据每台泵不一样的问题制定个性的检修方案,为装置开车保驾护航。气密时他发现装置E换热器上法兰口端面由于微小的拱形隆起引发泄漏,他提出在线用车床对法兰密封面整体加工至法兰高差小于0.05mm的方案,重新回装后气密不泄漏,避免了停车检修。装置开车进入倒计时阶段,P预反应器轴流泵密封出现泄漏,开车在即情况紧急,他立即与厂家沟通并带领检修人员,奋战10个小时连夜完成解体检修并回装,为装置按时开车争取了宝贵时间。
他是提质增效的实干派。提质增效专项行动开展以来,为了装置节能节水优化操作,他提出停用PW改为用母液水进行洗涤操作。每小时可节省PW使用量2吨,进而可减少母液中水含量,降低#塔浓缩强度,可节省蒸汽1吨/小时,年可节约费用万元。为进一步扩大己二酸产品现有的质量优势,使己二酸产品满足国内高端用户的需求,持续提升用户满意度,他结合车间实际,制定了车间提质增效质量竞赛考核方案,通过LIMS系统监测各班组在线硝酸盐、水分、色度等分析结果,加强质量过程控制,优化参数指标,最终提高产品质量。年3月,U84装置复产期间,他提出多举措质量攻关项目,现AB线产品质量趋于稳定。
他是重整装置的“优化明星”。他刻苦钻研业务知识,认真学习操作规程和相关技术资料,迅速掌握各项技能,工作3年便参加集团公司催化重整操作工技能竞赛,获得银牌。在工作中,他将优化软件模拟运算与装置实际生产相结合,创造性的完成了“抽余油回炼”的模拟运算及装置试验,解决了公司抽余油产品去向单一、价值低廉问题,为车间共回炼抽余油吨,增效62万元;为应对年10月份以来液化气市场价格飞涨,他仔细研究计算调整重整反应效果及脱丁烷塔分馏操作,提高了装置的液化气产量,增效81万元/月,实现了装置生产的效益最大化。
他是守护安全的“急先锋”。刘畅毕业工作后,刻苦学习,迅速进入角色,努力为装置平稳生产保驾护航。在一次当班中,他仔细巡检,走到二甲苯分馏加热炉时发现加热炉进料阀附近有雾状气体,他联系班长后便立刻冲回控制室换好避火服、呼吸器返回现场,在消防队伍的掩护下,将冒着油气已经泄漏的控制阀切换到旁路,完成了应急处置中最关键的环节,避免了一次重大事故的发生。来到安全环保监督中心后,他勇担使命,精心守护碧水蓝天,整治异味、抓好源头治理,立足现场、严格考核,先后消除厂区异味源60余处。今年疫情爆发后,他加入到安全环保处24小时专人值守队伍中,在确保员工生命安全和企业平稳生产的双重考验中争分夺秒,努力做好员工和装置的守护者。
他是检维修作业的“特种兵”。作为催化剂更换和定力矩紧固项目负责人,刘会博脚踏实地、兢兢业业,以专业的态度和对工作高度负责的精神,出色的完成多个重点检维修和抢修项目。年、年油化运行部两个系列的渣油加氢装置检修中,他提前与各方进行多次现场沟通,编制方案,组织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和培训等,在检修过程中他带领员工严格按照规程操作,高质量完成了各项任务。他多次北上,全过程参与吉林石化换剂检修,在属地对接、现场勘查等工作中,他亲力亲为,严把安全和质量关;检修结束,在办理签证和结算过程中他据理力争,颗粒归仓,外出检修创效余万元,赢得了兄弟单位的信任,展现了辽化公司的良好形象。
他是催化联合装置的“掌门人”。年6月6日-7月2日,催化装置按计划进行停工、检修工作,本次停工检修时间紧、任务重,刘志川组织深入研讨、编制详细的停开工方案,切实做好员工培训,开展全员风险识别,制定切实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圆满完成装置首次停工、检修及复产开工工作,实现装置停开工不放火炬,高质量、高效率实现装置平稳、绿色停开工。万吨/年重油催化裂化装置是公司重油加工的“独苗”,作为装置“掌门人”,刘志川深知身上的担子,他不断优化操作,严格工艺指标控制,严抓操作卡执行,确保装置工艺及质量指标的全面受控,积极开展技术攻关,总结固化出一套高度适应辽化催化装置的操作宝典,实现了催化联合装置区四套主体装置连续安全、平稳、高效运行超天。
他是锐意进取的改革先锋。作为炼油厂东油品车间主任,他不断研讨优化岗位组织流程,思考如何提高人员工作效能,根据工段工艺和上下游流程的衔接,他创新研究整合了车间岗位,提升了员工效率,提高了工作效能。来到加氢一车间后,他仔细研究存在的问题,每天深入现场进行观察分析,小心论证、大胆实践,精细有序组织开工工作,在开工过程中深入论证完成不停炉在线更换安装加热炉低氮燃烧器,消除了装置原有的环保隐患。
她是继电保护专业的“大拿”。杜杉同志认真学习继电保护的先进技术和先进经验,很快成为电气专业专项技术专家,在年集团公司继电保护工程师竞赛中荣获金牌。她在工作中兢兢业业,对车间存在的继电保护技术难题仔细研究、分析,研究制定解决方案,并组织实施,有效提高了继电保护的可靠性,保证了公司电气系统的稳定运行。在年的春检工作中,她深入89套继电保护装置的定检工作中,仔细研究各项装置及其二次图纸,深入开展定制化工作,为公司节省检修费用20余万元。
她是公司烯烃尼龙线上的“质量守护人”。她从分析工做起,刻苦学习、努力钻研,逐步成长为专业的行家里手。3年,刚毕业2年的李琳代表公司参加全国分析工业务大赛,斩获“金牌选手”称号,让“老师傅”们刮目相看。面对车间闲置多年的进口硫分析仪,她组织进行攻关,深入研究解决了技术难点,重新进行调试与培训,使仪器正常应用,盘活了近百万元的资产,同时提高了分析数据的准确度,降低了测量的难度。年7月,聚丙烯装置引入丙烯做开车准备,催化剂中对丙烯中水含量要求极高,可正是此时在线仪表始终与检验数据对不上,她紧急开展研究,建立卡尔费休法分析丙烯中水含量进行比对,验证露点仪法准确性,最终实现在线仪表数据与检验数据吻合,为装置开车争取了时间。
他是任劳任怨的“先进工作者”。在日常各项工作中张永年始终把安全环保工作放在首位,年他修改编制了《重整车间极端天气应急预案》《重整车间巡检方案》等多套方案,夯实了生产管理基础。为做好提质增效工作,他提出更换重整催化剂粉尘滤袋,稳定淘析气流量,优化催化剂再生系统运行,每月减少催化剂损耗约kg,年节省催化剂成本约万元;为了防止除盐水浪费,他提出在A空冷的9个水箱排放线地面处各增加一个闸阀的方案,同时还对湿空冷浮球进行改造,大大延长了浮球的使用时间,减少检修频率,降低了空冷溢流造成的除盐水浪费,每年可节约除盐水费用14.6万元。
他是“文武双全”的车间党支部书记。在裂解工作的12年里,孟浩经历了6个不同的岗位,从操作工、运行工程师、工艺助工、工艺工程师、生产副主任再到现在的岗位,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工作中兢兢业业、精益求精。他扎根基层、刻苦钻研,组织完成了裂解原料轻质化改造,开车后装置乙烯收率跃居中油首位;他善于思考,增加优化途径,连续三年荣获公司年度十大金点子。丰富的经历铸造了他能文能武的特长,即懂党务又懂业务,年在新的岗位上,他提倡“共情”思维模式,站在员工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做到员工反馈的问题“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真心换真心”,在春风化雨般的环境中让员工感受到“家”的温暖,打造出了裂解车间特色家文化,荣获年度公司车间文化建设标杆称号。
他是务实担当的青年技术专家。在各类竞赛中,赵华光硕果累累。年,他获得公司工艺员竞赛“个人状元”和团体第一;年,他获得过公司工艺防腐专业竞赛“明星”和团体第一。在科技创新方面,他主持并参与攻关项目6个,攻克技术难题20余个;作为骨干参与并获得“导压管防堵装置”发明专利;利用流程模拟技术,找出目的产品最优切割方案的创新成果,获中国石油炼油化工科技创新青年论坛二等奖。在提质增效方面,他主动与先进企业对标,找到差距,借鉴经验并进行进一步优化,年以来,他先后提出并实施的“金点子”13个,创效多万元。
他是汽轮机组的“主治医师”。胡杨长期在一线车间从事设备管理工作,作为车间技术骨干组织汽轮机等主要设备检修工作,发现并处理了大量汽轮机组运行隐患缺陷,为大机组平稳运行做出贡献。年,针对50MW汽轮机组调峰过程中出现的负荷大幅度摆动问题,他组织排查原因,分析运行参数,查阅大量资料形成处理方案,通过缩小阀碟予启行程的方法,使机组具有更好的调峰能力,节约了发电成本。在汽轮机标准大修中,他发现机组轴向位移探头0点定位存在误差,调整定位过程中推力瓦安装方式,准确定位0点,消除了故障。他持续推进机泵精修工作,转动设备故障检修次数连续6年下降,设备状态逐渐由故障检修向日常维护保养转变,为机组长周期运行提供了可靠保障。
他是CHDM车间设备守护人。年韩光进入聚酯厂CHDM项目组后,全身心的投入到项目建设、开车工作之中,全程参与了项目设计审查,提出余项意见建议。组织设备专业的采购工作,参与编制六类共26台甲采设备的招标文件技术部分,组织审核35份乙采设备询价文件,形成余条审核意见,严把设备技术关,保证到厂设备满足生产运行长周期平稳的要求。项目中交后,他组织梳理备件物资计划余项,为装置开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装置开车过程中,他积极组织施工力量保运,完成十几项变更改造,为装置顺利、安全、平稳开车做出了贡献。
即日起,公司工会、公司团委通过“铁人先锋”平台
开展投票活动每名员工限投一次,最多选择10人投票路径:工作→通用功能→在线投票→工会投票时间:年4月18日-4月20日动动手指,为他们点赞吧!
来源:公司团委
编辑:刘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