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旋转机 >> 旋转机资源 >> ROGZ11机箱评测反其道而行之的全塔
在组建一套ITX主机的时候,我们谈论的重点永远都是体积,要么是怎么简单粗暴地实现最小的尺寸,即使直接放弃大部分性能。要么就是在塞下更多、更高端的硬件后放宽机箱体积。在经过了定制硬件、改变结构、改变形状各种尝试后,各大厂商和爱好者们研究得出来的最终结论就是——要么性能要么体积。作为以打造顶级硬件为目标的ROG,自然是不会忍受性能的妥协的,于是他们带来了一款出乎我们意料的ITX机箱——一个具有40L容量的大家伙,同时也是也是首款纯正ROG血统的ITX机箱——ROGZ11。
初见感受:附件考虑周到,外观炫酷精致
不管是ROG的血统还是体积,都是一个值得讨论的话题,我们先来看看这款机箱的参数:
ROGZ11原型机首次亮相在去年的台北电脑展上,不过那时候它还算在了Strix里面,由ROG操刀的外观和巨大的尺寸一直勾起不少人的念想。在今年年初,这款正式由ROG带来的纯正血统的ITX发布,可能是由于疫情也可能是产品规划等原因,直到本月初华硕才正式开始发售这款机箱。我们于上周六收到了这款机箱,不出所料,它有着一个跟普通ATX机箱一样大的包装,拆开后直接看到的不是泡棉和机箱,而是印有ROGlogo的一块纸板,机箱也并非草草地用塑料袋包裹,而是用同样印着ROGlogo的布袋包裹,作为“亲儿子”,ROG在宣传细节上确实做得很到位。
丰富的附件提供
而至于附件部分,包含了一个分体水冷水箱支架、SFX电源转换支架、mm水冷支架、一个90度弯折的电源转换线、一块带有“败家之眼”LOGO的铭牌,以及一把带有ROGlogo的全金属螺丝刀,剩下的,就是绑带螺丝之类的常见附件了。螺丝分类封装,并且官方有详细说明不同螺丝的作用,十分好评。总的来说,配件提供面面俱到,却又好好。
充满信仰的ROG家族式外观
回到机箱部分,初上手是十分坚固的金属质感,除了正面和侧板的钢化玻璃材质,其他地方均采用厚实的铝材制作,配合明显的拉丝纹路,带来十分粗犷硬核的视觉观感。细节上,不管是左侧铝板上通过车床直接铣出来的凹槽纹路和ROGLOGO还是右边玻璃侧板上的印刷条纹都彰显着熟悉的ROG风格。即使正面那块支持RGB的“RepublicofGamer”标牌,你也能一眼看出这是来自ROG的产品。作为一款元的ITX机箱,我不得不承认,它真的不仅仅是信仰这么简单。
一款容量为40L的ITX机箱,讲真作为“传统ITX”用户的我是不太能接受的,机箱尺寸为**mm,竖置状态下看起来已经跟一个普通的ATX机箱差不多大小,前面的玻璃面板通过左边两块梯形铝制面板的分割,带来金属和玻璃两种材质拼接外观,同时带来一股军事风的坚固冷酷质感。前面板左下角为IO接口,除了常规的电源按钮/重启按钮以外,其配备了两个USB3.2Gen1Type-A和两个USB2.0Type-A总计四个USB接口,另外,还有一个Type-C接口,前面板的接口方面已经算得上是满配,耳机孔为更方便的二合一设计,对于使用普通耳机的用户更友好。而作为ROG的大杀器之一的RGB功能,前面板上也单独设置了一个灯光按键,长按可以切换机箱自带灯效或者主板同步灯效。前面板的进风口设置在IO接口旁边,也做了相同风格的造型设计,并且配备了防尘网。
在躺下后,就类似于一个A4机箱的MaxPlusPro版本了,背部坚固的铝制支架此时变成了脚撑。虽然不管是看起来还是提起来都非常牢固,但ROG还是贴了一张标签警告用户不要把它当成提手使用。在这种形态下,常规的电源线是无法使用的,因此需要使用附带的90°转接线。
不一样的内部空间
至于为什么ROG会做成了如此大体积,从官方的部分数据和附带的配件就能略知一二——支持mm的显卡、支持后置水冷、附带标准尺寸转SFX尺寸电源的支架、附带分体水冷水箱支架。也就是说,你能在这个ITX机箱里随意地塞入全尺寸的电源,再组装一个分体式水冷,再加一张顶级显卡。
除了这些看得到的独特,其内部设计也有亮点。主板托盘不同于一般机箱的平直放置,ROGZ11的主板托盘向一侧进行了倾斜,使其与侧板形成了一个11度的夹角。根据ROG官方的资料显示,这样的设计除了能给气流带来更好的通道,帮助散热,还能够为机箱侧边腾出空间,方便线材的收纳。主板托盘旋转度得以实现显卡前置的设计,让你的信仰能一览无余。
在主板托盘的背面,是一个机箱自带的集线器,配备了三个5VARGB接口和六个4pin风扇接口,机箱的风扇线和灯光线汇集于此。
在主板下方,是另一个我很喜欢的设计。便是主板下方的多功能遮罩。从字面意义上来说,它能挡住由于主板旋转90度后接入的例如主板供电线、USB3.0接头、USB3.1接头这几个“有碍观瞻”的主要线材,提供整洁的外观。并且内部空间相当充足,塞入线材也不会太困难。同时,它还是一个2.5英寸硬盘的支架。遮罩通过螺丝和卡扣固定,滑动即可取出。
来到底部,是一个专门留出的电源仓,电源支持标准电源和SFX电源。电源仓旁边便是一个ROG的信仰logo——当然是支持RGB的,而附件里面那块可更换的LOGO牌,就是为了让你在任何放置方式下都能看到正对着自己的信仰logo。
机箱的大致外观和构造就言尽于此了,接下来开始装机。
装机体验:为了外观和散热而服务的构造
在还没正式装机之前,我本以为将内部空间扩大到如此,相比起一般的ITX机箱理应会更方便,事实证明了我还是太年轻,具体的难点我们下面再说。首先,轻按顶部卡扣组件的按钮抬起后即可轻松取下顶盖,除了卡扣外没有任何螺丝固定。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顶盖配备了一层可拆卸的防尘网,方便日常的清理。基础的可维护性还是非常不错。
接着,卸下左右两侧固定盖板的四颗螺丝,将盖板抽出即可取出两侧盖板。盖板并非通过机箱框架进行固定,而是采用了滑动卡扣+螺丝的方式。如果说这样的固定方式不够优雅算是吹毛求疵,那么顶部巨大的空间却没配备手拧螺丝着实不应该。
盖板和机箱框架上均带有海绵条作为缓冲,防止硬质材料的碰撞。
略有难度的接线和走线
为了能配得上一个如此高端的机箱,我们也是为其配备了全套的ROG配件,配置表如下:
首先将电源装入仓内,需要先卸下电源仓尾部的那个不太明显的框架,虽然电源的线材端已经预留了部分空间,但也只是刚刚好。因此,我们认为,若非没得选,采用sfx电源会有更多可操作空间。
这里第一步并不是直接接线,而是先卸下遮罩的螺丝,将遮罩取下。然后将捆绑机箱前置IO线材的扎带剪开,将USB3.0,Typc-C、机箱面板按钮的接口从机箱底部的预留口同主板供电线一起连接至主板,同时将音频接口从靠近显卡一侧的底部孔洞穿过并连接主板。ROG将前置IO的线材全部用扎带捆好放在侧边,具有相当大的迷惑性,按照其引导的走线方式不仅无法利用侧边那个11°设计留出的空间,还会使得接入Type-C需要从侧边穿过遮罩的开孔才能连接至主板,这对于后续操作相当麻烦。
在开头我们说到,建议大家采用SFX大小的电源。这是因为能为电源仓留出更多的空间,可以把硬盘的供电线以及集线器、前置灯光、水冷的与其连接的线材一并藏入。
关于这个集线器,其极为丰富的接口提供放在一个ITX箱子中,本应该是更方便的,毕竟相比起标准机箱,连接的配件要少很多。但是ROG作为一个高端机箱,肯定是不可能为性能或者外观妥协的。因此,将机箱以及配件的线材都一一接至集线器后,原本清爽的背面就凌乱了不少,这时候的走线才是最耗费时间的。我个人的方案是,将总USB接口的线材、前置USB3.0接口的线材,机箱前置和侧边的RGB灯光线、顶部的一个风扇线从主板托盘留出空间走线,并采用魔术绑带将其捆好;机箱前部USB2.0接口的线材、前部Type-C接口的线材、总风扇接头的线材、另一把顶部风扇的线材从右侧走线,其余的按照正常走线方式,这样就能得到一个相对整洁的外观,背部的空间也能够得到比较好的利用。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由于ROG龙神水冷的AMD扣具会产生兼容性问题,因此需要旋转90度进行安装,并且水冷的USB接头需要接入集线器底部左边的接口,右边的接口留给机箱前面板。
由于机箱顶部还设置有风扇和可拆卸顶板,因此主板的背部IO是“藏”在机箱内的,显卡输出口亦然,需要从机箱的背部开口走线,并且拆开侧板才能进行连接,因此实际使用中方便度欠佳。并且顶部风扇并未设置遮罩,通过弯折的线材会有碰到风扇的问题。因此注意最好不要采用接头太长的设备或者太硬的线材。
装机总结和图赏
至此,装机终于完成。总的来说,装机过程略微复杂。大空间的优势使其能接入更多常规机箱才能安装的高性能硬件,带来的结果就是连接线的增加。并且由于其特殊的结构,在走线方式上也需要尝试和思考。不过官方对于其做出的一些小改进还是带来了不少方便。同时可以看出,其中大量的设计均倾向于为高颜值服务,导致了一些小小的不便,但最终的成品确实十分养眼。
机箱内部也充满了信仰的气息
散热测试
作为一款侧重于性能的ITX机箱,其散热表现自然也是应该值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50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