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机

腕表小科普陀飞轮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2/8/22 15:40:12   
治好白癜风要多少钱 http://m.39.net/pf/a_4630319.html

“曾付出几多心跳

来换取一堆堆的发票

人值得命中减少几秒多买一只表”

陈奕迅的这首歌叫《陀飞轮》,从手表出发,窥视人生兜转过后的得与失,时光飞逝,流年如金,给不愿意屈服于生活的顽固人群一个借口,也是强心剂,让我们能够更坚定地走自己的路。

但是陀飞轮并不只是一首歌,那陀飞轮究竟是什么呢?

陀飞轮译自法文Tourbillon,意思是旋风。简单来说,陀飞轮是机械表一个精密又复杂的装置,如其名,由于它运作时会如旋风不断旋转,所以命名为陀飞轮。

1、产生

陀飞轮是瑞士钟表大师路易·宝玑先生在年发明的一种钟表调速装置。由于当时人使用陀表的习惯大多表垂直放于口袋,陀表摆轮的摇摆会受地心吸力影响而出现报时的误差。宝玑先生便设计了会旋转的陀飞轮——摆轮游丝和擒纵装置(擒纵叉和擒纵轮)一同装配于一个自转的活动框架中。

2、工作原理

陀飞轮的原理就是当钟表在垂直位置时补偿地心引力的作用它将擒纵机构放在一个框架之内,使框架围绕轴心也就是摆轮的轴心做度不停的旋转。

这样,原本的擒纵机构是固定的,因而当表搁置位置变化的时候,擒纵机构不变,造成了擒纵零件受力不同而产生了误差,当擒纵机构度不停的旋转起来的时候,会将零件的方位误差综合起来,互相抵消,从而消灭误差。

简单来说,陀飞轮就是可以让腕表克服地心引力,走时更精准的存在。目前陀飞轮一般是1分钟转度,也是最理想的旋转速度。

3、陀飞轮发展历程

A、第一种结构—Tourbillon(宝玑式)

第一代陀飞轮就是陀飞轮技术的发明人瑞士钟表大师路易·宝玑先生研究发明成功,当时发明主要应用于怀表,后来经过演变逐渐分为两种,第一类既是摆轮中心和飞轮中心在同一轴心上的同轴式。第二类是摆轮中心和飞轮中心没有在同一轴心上的偏心式也叫做非同轴式。

B、第二种结构—FlyingTourbillon(浮动式)

路易·宝玑先生发明了陀飞轮技术之后在钟表界多年的历史中无人能够撼动或突破他的这一顶级工艺,直到年才由一位德国制表大师AlferdHelwig制造成功没有飞轮固定支架的陀飞轮怀表,提高了此种表运转时的神秘感和动态艺术美。在此组合中摆轮夹板仍须随飞轮一起旋转,此第二代陀飞轮表同样有同轴式和偏心式两种类别。

C、第三种结构—MysteryTourbillon(神奇陀飞轮)

第三代陀飞轮技术是由我们中国的制表大师矫大羽于年在香港天仪轩发明制作成功的。这一代陀飞轮相对于前两代的改进就是取消了飞轮固定支架和在第一二代必不可少的飞轮旋转框架,并且把摆轮夹板的材质由原来的金属材质改为蓝宝石玻璃,并且不随飞轮一起转动,这样改进不但减轻了飞轮的重量还增加了计时的稳定性。

D、双陀飞轮

随着腕表技术的发展,腕表厂商把腕表做的越来越精美。陀飞轮技术也有原来的单陀飞轮突破到双陀飞轮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1288.html
------分隔线----------------------------